斜阳里的痴迷

很久没有触摸那样一些你极喜爱的文字与艺术了。
那种焦渴的状态不时地折磨著你。似你留著的一张干旱地区龟裂土地的照片,网样干涸的表象印在脑海挥之不去,并且马上联想到非洲难民营里黑瘦如柴的大肚孩子。继而,一种撕掠的疼痛感缠绕于你,在做完种种该做的不该做的,愿意做的不愿意做的事情之后,裹挾著一身轻松的快感去寻找你的渴望。
在你经常观顾的几家书店和图书城以及杂志摊上,近距离释放你的痴迷情结。
那日,偶然在站前广场看到书展,毫不犹豫地兜回几本美国艺术书系,《当代民间艺术》、《美国生活场景》、《拉丁艺术》以及周励的《曼哈顿情商——我的美国生活与实录》,又回到综艺书店信手拈来陈染的《离异的人》。
交叉著去读你的所爱,黄金周长假便是身心疲累,被你搞糟的眼睛乌鸡般色调,全身肌肤松弛下来,神经又有些错乱,黑白颠倒的觉很难睡。于是,你在闭起眼睛眯著的片刻还在书中的影像里散步。
美国艺术书系中的艺术作品是史密森美国艺术博物馆成立一百七十多年来的藏品。因为每年有五十多万人参观的华盛顿市老专利大厦的博物馆总部这座新古典主义建筑被翻新改建,需要三年时间,博物馆在此期间举办“寻宝”,巡回展览的同时印制了精美的画册,以强烈的震撼力吸引著你的眼球。
《当代民间艺术》抓取了美国人经历中一个独特的部分。汤姆?帕特森引导你穿过一个肖像画、宗教灵感画和政治讽刺的世界;《美国生活场景》由伊丽莎白?普瑞林格撰写,揭示了20世纪美国日常生活中的全部内容;由乔纳森.约尔巴撰写的《拉丁艺术》,疏理了流行于美洲大部分地区的拉丁文化的丰富脉络。你随这三本书的装祯而痴迷,不去翻看,只是摆在那儿就够享受的了。大凡博物馆的东西你都喜欢,前段你买了台湾李俊明的《我不在家就是在去博物馆的路上》,从中品味英国博物馆的艺术精粹。这个世界太美了。李俊明通过英国伦敦博物馆的参观,以他阅读博物馆的经历,告诉你玩博物馆的99种联想和记录方法,用细腻的观察力让你慢慢找回感受生活与艺术的本能。你久久地沉浸其中,仿佛已同他共同走在去博物馆的路上……
《曼哈顿情商——我的美国生活与实录》,是美籍华人周励继《曼哈顿的中国女人》的又一力作。如果说当年的《曼哈顿的中国女人》曾经给过你生命的启迪,那么,《曼哈顿情商——我的美国生活与实录》便是激励你永不放弃的追求以及追逐文明的一把金钥匙。
《离异的人》是你读过的陈染的第二本书,之所以你信手拈来,是因为看过她的《私人生活》,你喜欢陈染笔触下的诡秘场景和精神活动,他们有滋有味地趟过你心中的河流,把你带到一方沉静且不动声色的汹涌之潮中,同它一起翻浪。
虽然有著很多的看不过来书,但你还是一个劲地买,买,买,近乎于痴狂的程度,大概血液里有著不让你安歇的成分,让你无尽无休地在艺术的海洋里折腾,折腾,直至精疲力竭。
台湾欧阳应霁的《梦?想家》、《放大意大利》;时尚杂志《缤纷家居》以及《瑞丽家居》,陈逸飞曾经参与的《视觉》等时尚杂志,一本本地血拼,连书店的服务员都惊讶于你的购买欲。总觉著心中似有一团火,燃烧著你的心,不断地跳跃著想象著未来的生活场景,你曾怀疑过自己,或许对现存的不满让你寄托于此,算做是一种自在的聊慰,或许是别的什么原因,反正你不那么安分。你的血经常翻涌著让你去做这做那,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有些痴迷的状态,根本不想已是斜阳初上,未来还有多远。
想也没用。尽管你已有了几千册的图书,可还是处于一种饥渴的状态,不停地看不停地买,在编织的美梦中幸福和满足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