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题材电视剧的困境与突破

从《北京人在纽约》到《危险旅程》

  海外题材电视剧的困境与突破

  本报记者 丁冠景 通讯员 肖 枞


  自10年前根据旅美作家曹桂林同名小说改编、由姜文、王姬主演的电视剧《北京人在纽约》产生万人空巷的轰动效应后,以海外华人(主要是留学生和上世纪80年代以来由大陆移居国外的“新移民”)在异国他乡的奋斗历程和情感追求为题材的影视、文学作品,就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形成了一股持久不衰的“新移民文化热”。明晚,同样由曹桂林编剧、王姬领衔主演的26集海外题材电视剧《危险旅程》,将在广东电视公共频道开播。

  比较《北》剧与《危》剧的创作状况,不难发现海外华人题材电视剧目前所面临的困境与进行突破的努力。

  困境:主题的重复

  之所以拿《危》剧与《北》剧进行比较,是因为两剧有着极为密切的“血缘”关系:《危》剧主演王姬曾在《北》剧中出演女主角阿春并因此一举成名;《危》剧导演沈涛10年前是《北》剧的摄像;曹桂林作为《北》剧的原著作者,这次在《危》剧中既做编剧还做制片人;《危》剧主题歌的演唱者依旧是将《千万次的问》(《北》剧主题歌)唱红大江南北的歌坛“一哥”刘欢。曹桂林把这两部年龄相差10岁的电视剧称之为姊妹篇:“虽然从叙述的手法上,从讲故事的方式上,两者是不同的,但它们都是反映中国移民在美国的生活,《北》剧反映的是稍微高层一些的华人在美国的生活,而《危》剧表现的则是中下层移民在美国的生活。而且,它们所表达的都是这样一个主题:盲目移民十分可怕,决不可取!”

  尽管《危》剧与《北》剧的故事、人物甚至表现手法各不相同,但表达的主题思想却依然停留在10年前的认识水平,没能给国内观众提供新的启迪、新的观念和新的思考。这,就是《危》剧以及一大批同类题材作品所面临的困境。

  《北》剧当年的空前成功有其特定的原因。客观原因是当时可供观众选择的频道少之又少,能在央视一套黄金档播出,就是一部剧走红的保证。更深层次的原因则是当时国人对外面的世界充满了好奇,而《北》剧恰好切中了观众的此种心理,因而其风靡一时是可想而知的。但时过境迁,随着我国开放程度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国人走了出去,越来越多的国人出去后又返了回来,人们对外国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已经得到了现实的满足,单纯通过影视作品了解国外的热情已经消失殆尽。此外,随着新移民文化热的兴起,多层次、多角度、全方位地反映海外华人异乡生活的影视、文学作品可谓琳琅满目,其中既有描写以发达国家繁华都市为背景的作品如《曼哈顿的中国女人》、《上海人在东京》等,也有如《曼谷雨后》、《情定北非》这样的以第三世界国家为背景的作品;既有以刻苦求学的莘莘学子为塑造主体的《我们的留学生活》、《留学美国》、《长翅膀的绵羊》等,也有围绕着已跻身于美国中产阶级的华人为叙述主体展开故事的《我在美国当律师》等,还有以展示衣食无忧的旅美华人所面临的精神困境为主题的《刮痧》等……毫无疑问,这些业已存在且有一定社会影响的作品,都或多或少、或直接或间接地对后来者如《危》剧产生着经验上的挤压。

  曹桂林把《危》剧称之为《北》剧的姊妹篇,目的无非是想借《北》剧的余威为《危》剧造势。但在频道与电视剧极其丰富的今天,仅靠攀上《北》剧这门“旧亲”而不在作品的质量上谋求突破,就想在内地的影视天空中做逍遥游,这是不现实的。

  突破:“揭秘”的吸引

  《危》剧描写的是华人偷渡客的生活。这个题材应该说是电视剧中十分独特、十分鲜见的。曹桂林的聪明之处在于,他在遭遇内涵难以深化出新的困境之后,通过故事、人物的出奇、出新来引人入胜。也就是说,他在作品的通俗性、观赏性层面上做足了工夫,以此来弥补作品在思想性层面的缺陷。

  《危》剧中描写的大部分偷渡华人在国内并不是穷人,而多数是一些小富商,是改革开放后最先富起来的一批人,他们本可以在国内发展事业,却要历尽艰险偷渡到美国,然后去过奴隶一般的“黑人”生活。曹桂林无法深刻揭示这些人为什么会这样做,于是在表现这些人怎样做上竭尽全力,重在“揭秘”。他高举“揭露偷渡黑幕”的大旗,将《危》剧的海外华人题材往从来都极具收视“杀伤力”的警匪黑帮题材上靠,充分反映出曹桂林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和驾驭题材的应变能力。在估计《危》剧的市场前景时,曹桂林曾信心十足地将该剧比之为轰动全球的美国黑帮经典影片《教父》。他认为,《教父》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人们想了解黑社会跟常人不一样的生活,跟阳光下的生活不一样的、太不可知的东西”,而《危》剧同样是“把不可知的事情披露出、破译了,让大家了解到内幕。所以我相信它的市场前景应该是很好的。”

  扬己“揭秘”之长,补己“思想”之短,靠观赏性的突破来赢得市场,这是新世纪海外华人题材电视剧企图摆脱困境的招数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