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留学文学:异域的火焰在燃烧
【日期】 2001-04-09
【来源】 青年时讯

 【主要内容】  从钱宁的《留学美国》到王蕤的《从北京到加洲》,再到刘卫华、张欣武的《哈佛女孩刘亦婷》,一系列反映留学生活的图书都曾引起过强烈的反响,成为文艺类畅销书的一种。畅销书未必都有长久的生命力,但留学文学却用或热情洋溢,或冷静客观的笔触向人们展示着富有人性深度和文化内涵的另一种人生。 “留学文学”始于晚清,这个时期的作品都为反清排清的造反传奇故事,其人物也是诠释政治的先诏。到了“五·四”时期,留学题材文学中的反帝国主义与反封建融合在一起。张扬个性,渴望性爱自由,成为时髦的主题。“快富起来!”成为几代炎黄子 孙为之心酸的呼唤,也正是20年代在海外留学的中国青年心态的集中体现。 这种孤独、凄凉的创作心态,在以后的几十年里也延绵不绝。即使作家也无法以正常的创作手法客观地认识国外,这必然决定了其创作主导能深入国外社会生活的深处,感受和体验东西方两种文化的差异,而不能有鲜明的人物形象。而传统文学体式也必然为其半纪实性文学性的形式而取代。如60年代,旅美作家白先勇的《纽约客》和於犁华的《又见棕榈,又见棕榈》,让人体会到一代留学生由于历史的原因而产生的“无根之苦”。80年代,刘观德的《我的财富在澳门》,樊祥达的《上海人在东京》,柯岩的《他乡明月》,海外游子的 心孤独而凄苦,主人公往往执着天真的幻想走出去,一旦身在异域,那天真的幻想旋即为严峻的现实所击碎。 而90年代,留学题材写作却经历了由旁观到交融再到倡导的新阶段。有着东西方文化的冲击,有着全方位的人物形象,有着异国邻邦的民族风情,有着“华人打工族”新的悲喜剧,有着学子的心路历程,也有教你如何走上留学之路的先锋教育。丹阳的《海外飞鸿》让你领略异国风光,人情世相及海外学子的心路历程。而唐涛在《东方少女读美国》中以生活流的看法展现了大千世界的光怪陆离,有人生感悟,有文化思绪,也有一腔隽永之爱。周励的《曼哈顿的中国女人》则让人物在留学小说中生辉,作品也 是以出国潮为前导来描写自己自费留学的意愿和行动,写到了纽约给每一个生活于其中的人———特别是来自中国大陆的自费留学生所造成的沉重的经济和精神压力。但是她更多的则是表现自己如何冲破这种压力,取得事业上的成功,以及有此而带来的社会地位、人际关系、物质和精神生活等方面的相应变化。人们可以把《曼哈顿的中国女人》当做一本作者试图解开其事业上的成功之迷的书来读。但作品在人物及人性更深层次上,却充分肯定了人的中心。 回头看看那些曾经畅销过或正在畅销的留学书籍,不难发现留学文学已经成了不同时期消费文化心理的迎合,成了纪实性和自叙性色彩很强的流行文学。如上面提 到过的《曼哈顿的中国女人》,曹桂林的《北京人在纽约》,王国生的《陪读夫人》,甚至还有一些反映留学生活的影视作品,如《百老汇100号》《绿卡》等,凭着倾诉性、记叙性和现实性深深地打动了读者。而《留学美国》对异域陌生的距离感,《从北京到加州》对异国的认同和融入,《哈佛女孩刘亦婷》对国外生涯的鼓舞,更透出了文化环境中西融汇对一代中国青年思想意识的深刻影响。 在《留学美国》中,钱宁旨在突出“海外的震撼”,从而产生觉醒的奋发,同时向人们诠释着一个全新的道理;中国年轻人可以有另一种生活。物质的诱惑,金钱的沦落,没有重量的自由,不同的学术震荡,大幅度的文化 冲击,迥异的人生信仰,社会的黑暗,精神的围城,离合聚散,“绿卡婚姻”,无法泯灭的中国情结,归与留的徘徊踯躅,让人充分体会到什么是华裔学者李玫瑰在《中国人在美国》中所提到的“边缘人”。 而《从北京到加州》却没有了处境的阴暗惨淡,没有自卑,也没有堕落,也没有无法自拔的精神危机,作者以旁观者的身份在中西不断融合的历史潮流中,体会着中西文化的差异。作者不再是一个夹板中的徘徊者,而是游走于两种文化之外,以俯瞰的视角体会西方人物百态,揣摩西方的风土人情,领悟两种不同文化背景下貌离神似的精神家园,甚至还有着点点超越民族的审美和人生复归。作品很少涉及中国情结 ,也没有异乡孤军奋战的苦闷伤感。对她来说,她最感兴趣的则是生存中亲身探明的生存体验和感悟。 《哈佛女孩刘亦婷》是一部素质教育书,也从侧面反映了留学文学的新走向,即从文化震撼到相溶相生再到经验写作,而这种体式与内容的变化也正是中国不同历史环境下的产物。对于现代中国青年来说,域外生活释放出无限诱惑的能量,出国留学也是一场充满竞争的挑战。 《青年时讯》 2001年4月08日



摘自[http://isearch.china.com.cn/cgi-bin/i_textinfo.cgi?dbname=info_ctext&listid=25400&selectword=周励;&templet=zt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