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派作家走红大陆

新移民文学繁花似锦

《世界日报》记者: 曾慧燕

  20世纪八○年代由于中国大陆开放门户,大批优秀学子以留学方式出走异国开始移民生涯,造就以大陆学人为主体的新一代移民「海派」作家应运而生。从留学生文学的花果飘零,到新移民文学的繁花似锦,从星火到燎原,北美的一方沃土,孕育了新移民作家的茁壮成长,如今他们正在迈向春华秋实的成熟季节,「风景这边独好」。

  大陆新移民作家昂然崛起,带动北美华文文坛风起云涌、各领风骚的荣景,大陆文坛感受到这股文化冲击的热流,努力研究追寻海派作家创作的脚步。2002年10月,中国世界华文文学学会在上海主办「第12届世界华文文学研讨会」,将目光投向北美大地,广泛邀请在北美耕耘的新移民作家与会,由新锐作家少君领军的「北美兵团」令人瞩目,成员包括侨居美国休士顿、长期研究新移民文学的文学评论家陈瑞琳、《中外论坛》杂志总编辑王性初、加州大学东亚语言系教授杜国清、柯振中、加拿大女作家张翎及美国作家沈宁等。

  「新移民文学」指的是大陆新移民作家近20年来的海外创作,它发源于七○年代末、八○年代初的留学生文学,在某一程度上可说是留学生文学的延续和发展,当时大批大陆学子负笈海外,面临生活的巨变、生存的危机和文化的冲击等,表现新移民奋斗历程的作品层出不穷,新移民文学园地可说是「众人拾柴火焰高」。

  一大批新海派作家,近年携著系列作品跃然登上大陆文坛,成为新移民文学亮点。如新海派作家的佼佼者严歌苓的《海那边》、沈宁的《美国十五年》、少君的《人生自白》、张翎的《望月》、孙博的《茶花泪》、陈燕妮的《告诉你一个真美国》、程宝林的《美国戏台》、刘荒田的《美国红尘》、张慈的《浪迹美国》、严力的《与纽约共枕》、薛海翔的《早安,美利坚》、宋晓亮的《涌进新大陆》、雷辛的《美国梦里》、李舫舫的《我俩──一九九三》、陈谦的《爱在无爱的硅谷》及融融的《素素的美国恋情》等。

  这些作品的问世,逐渐摆脱了早期「新移民文学的开山之作」曹桂林的《北京人在纽约》和周励的《曼哈顿的中国女人》的局限和俗套,将目光伸展到对一代人命运的思考,以及探讨在东西方文化夹缝里挣扎求存的新移民心态的表现。

  一般认为,20世纪九○年代是海外新移民文学的成熟期,但也有人认为,相对于「海归派」和「海根派」以及大陆上海作家习惯被称作「海派」作家而言,新移民作家更贴切一点的称呼应叫「新海派」作家,他们大多是自八○年代以来从中国大陆移民来美的留学生和学者,是中国文坛发展到20世纪末的一支奇异生力军,生机盎然,为当今中国文学史带来域外文学的新篇章。

  北美是新移民文学的重镇,「新海派」作家的共同特点是一起走过移民路,然后执笔「我手写我心」,用风格独异的才情打造文学天地,奠定新移民文学的历史丰碑。正如文学评论家陈瑞琳指出,历史造就了一代「乘桴于海」的中国人,就必然造就「四海为家」的文学,中国大陆新移民文学成熟作品的时代已经来临,海外文坛八面来风的局面悄然形成。

  由于20世纪八○年代后移居北美的大陆新移民,多是有一定学识和肩负理想的知识分子,随著近年北美华人移民在政治、经济和高科技等领域的崛起,生活型态与早年为生计以「卖猪仔」方式飘洋过海的第一代华人移民有本质上的改变,也就摆脱了以往移民文学那种过于苦难、沉重的成分和对落叶归根的渴望,更多著墨于新一代移民群体在精神上的「生命不能承受之轻」,以传统文化和异域文化嫁接而孕育出有别于中国文学的佳作,形成海外华文文学新的风景线。

  陈瑞琳对此现象指出,在海外文学的大园地里,随著新移民人数的迅猛发展,从而导致新移民文学出现雨后春笋般的蓬勃局面,年轻一代如何在海外创立华人的新形象,如何在经济、政治地位上寻求突破,又如何营造自己民族的文化环境,就成为新移民文学声势浩大的主旋律。执笔者对写作一往情深,创作不为名利,只为灵魂。她同时指出,新移民作家在海外创作甘苦自知,他们不但要为生存拼搏,也没有大陆专职作家优厚的待遇,听不到掌声,只能默默耕耘。

◎ 陈谦妙笔塑造硅谷人

  在硅谷(或称矽谷)任职高级工程师的女作家陈谦,她的长篇小说《爱在无爱的硅谷》,据说是迄今第一部描写硅谷成功华人的小说。

  陈谦1898年从大陆广西来美留学,1993年成为硅谷新贵,10年来经历过硅谷的大起大落。她1998年开始业余写作,在海外文学网站《国风》长期撰写专栏,并以「啸尘」笔名在海内外报章发表多篇作品,她说写作和文学一直是她最喜欢的东西。

  《爱在无爱的硅谷》去年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获得各方好评,上海人民广播电台将小说配乐连续一个多月播出,爱到年轻听众的欢迎,因大陆年轻人对硅谷生活感兴趣。大陆评论界把它归类为以情爱为主线的故事,但陈谦理解为「一个现代人心灵追求的故事」,情爱是贯穿这个故事的重要线索。

  故事内容描述女主人公苏菊是一个非常成功的电脑工程师,由于她的公司上市,她获得不少股票,经济稳定,物质生活富足,她与男朋友利飞在留学生时代就是男女朋友关系,利飞是穿梭中美两地的「空中飞人」,是个性格温和、善待女性的好男子,给苏菊很大的空间。尽管他非常优秀出色,一般人也会觉得苏菊生活在幸福中,但苏菊觉得跟他在一起不快乐,从前两人虽然不富有,但却快乐,现在物质生活丰富了,尤其当两人的经济条件越来越好的时候,苏菊反而感到失落了某些东西。当初他们处在追求梦想、实现理想的阶段,非常享受这个过程,一旦达到目标后,反而产生究竟想要什么的迷惘。

  这时候,苏菊遇到来自她的故乡的名画家王夏,他是她姐姐的前度男友,现在美国过著自由放逐的生活。苏菊一度认为王夏代表一种她「想要的生活」,所以她离开利飞投入王夏怀抱,两人一起到新墨西哥荒原去寻找新生活,但她很快发现,她要的东西也许并不存在,当她离开物质基础后,她发现现实生活的冲突,最后她接受现实,离开王夏,回到她最初在美国出发的地方──纽约。

  陈谦起念写《爱在无爱的硅谷》一书,源自1998年初夏一次短程旅行,她那时刚完成中篇小说《何以言爱》,得到朋友和读者很多鼓励,对小说写作产生信心,很快开始构思下一部作品。这时,她远居美国东岸的好友抒的经历,成为她《爱在无爱的硅谷》中的主人公苏菊的原型。硅谷是陈谦来美国后住得最久的地方,十年光景,见证了她的成熟、成长,也经历它的谷底、高峰、泡沫和复苏,以及最新一轮的幻灭。所以陈谦让苏菊落生在硅谷,小说中的两个男主人公王夏和利飞,则是摆在苏菊人生道路上的两种必然。

  陈谦还写了中篇小说《覆水》,也是以发生在硅谷的另类感情生活为题材的故事,讲一个女孩子因生活的原因,嫁给大她30岁的老先生。中间的困难如何去克服忍耐,她详细刻划了忍耐和背离之间的张力。她个人较喜欢《覆水》多于《爱在无爱的硅谷》。

  陈谦认为,以前留学生文学比较关注如何生存、如何扎根,如果将来美国的经历形容为100哩的话,她觉得以前讲的扎根、生存,只不过是前20哩,她更关心的是后面80哩的生活,就是经过多年打拼,在美国安顿下来后,应更多关注心灵生活的需求。

◎ 少君的宣泄文学「人生自白」

  有「新移民文学最具实力的作家」之称的少君,是「新海派」作家中突出的代表之一。在电脑互联网华文创作文坛上,少君的名气无远弗届。几乎所有的文学网站和电子杂志,都可以搜寻到少君的作品。

  早在1991年4月,少君就在由大陆留学生创办的全球第一家中文电子刊物《华夏文摘》上,发表第一篇小说《奋斗与平等》,内容是描述留学生在美挣扎求存的故事。

  少君借助现代科技国际电脑互联网,构设出自成一体的文学大厦,凭著有利的「地形地貌」,他透过网路发表的小说,在最短时间内,获得越来越多生活在时代前沿的海内外中文网路读者的兴趣与共鸣。成千上万的网友竞相点击阅读他的《人生自白》,奠定他作为作家的身分和地位。他希望通过写作让大众分享他独特的人生经历和学识,发泄他在「辛辛苦苦地当了几年记者,发现人间苦乐不平之事太多太难」所积累下来的苦闷,并藉以抒发他在异国他乡的商业圈、名利场赤膊打拼,被迫与母语隔绝的感受。

  综观少君的《人生自白》系列,每篇一个人物一个故事,独立成章,但结集在一起,「却是活生生的一个当代百鸟林」。第一类在美国奋斗的新移民形象,代表作有《奋斗与平等》、《新移民》、《大厨》、《经济学家》、《破车》、《下岗》、《歌星》和《留学生》等,无论是在股票市场大显身手的经济学家,还是出师未捷身先死的英年画家「我先生」,少君表现的并不是个人在海外的传奇故事,而是这一代新移民在海外艰苦寻求人的尊严的血肉体验和人性的失落。

  《人生系列》中另一类精彩的人物故事,是关于表现和探索爱情、婚姻主题的作品,体现少君掌握情感世界的功力,其代表作包括《半仙儿》、《情人》和《初恋》、《婚变》等。他的作品涉猎范围甚广,从自然科学物理声学到社会科学、经济学、政治学、历史学、地理学、伦理学、人类学、心理学以及人文哲学等,创作路子也宽广,从抒情诗歌到散文游记,从报告特写到小说,十八般武艺,似乎样样皆通。

  文学评论家陈瑞琳称少君为「网坛鼎鼎有名的才子作家」,并称少君的作品是当今芸芸众生的「清明上河图」,看似平实、简洁、明快,但展示的社会生活画面广阔浩瀚,所触及的形形色色的人物更是遍及全球。因此,她认为「少君的作品已经超越了地域的、国家的、种族的界限」。

  少君说,写作多年,他从不给报章杂志投稿,文章写好就在网路上发表,因为他「不需要稿费」,而且还有一个好处是电脑网路读者众多,网民适时作出反馈,激励他越写越起劲,欲罢不能。他的小说日益走向成熟,构成了北美大陆「新海派」作家独具一格的文化风景。

  少君目前发表的作品约有400多万字,其中由100篇小说构成的《人生自白》系列,已分别结集成书,包括《奋斗与平等》、《愿上帝保佑》、《大陆人生》、《活在美国》和《活在大陆》等,先后在大陆及台湾出版发行。由此,进一步推动了少君在海峡两岸的名气。例如中国南京大学文学博士郭媛媛本来并不认识他,经由阅读少君作品而产生将少君作为博士论文研究对象的想法,力排异议,最后顺利完成论文拿到博士学位,以一个海外新移民作家为研究对象,这在大陆是首开先例的。郭媛媛后来据此出版《阅读少君》一书(由中国群众出版社出版)。

  郭媛媛当初决定开启这也许是「吃力不讨好的课题」,是预见到网路文学和新移民文学未来的广阔前景,她认为少君是当代华文网路文学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她把少君与当代文学史上已有定评的老作家林语堂、于梨华等几代代表人物进行深入细致的比较分析,「以确认少君在当代世界华文文学中的突出成就和历史地位,也以此来论证网路文学的艺术价值,以及它在文学史上的历史和现实的意义」。

  少君又名钱建军,许多人以为少君是笔名,钱建军是本名,原来完全颠倒。他本姓钱名少君,建军是「文革产物」,因为中国文化大革命,钱少君的父母为了「适应新形势的要求」,才将少君改名建军。后来他用少君之名发表作品,只不过是「还他历史本来面目」。

  出身军旅之家的少君,父母从事核子科技研究。少君虽然从小对文学情有独锺,但为了不辜负父母的期望,1978年考入北京大学声学物理专业。在北大上学时,他仍不忘情文学,开始诗歌创作。

  毕业后,少君曾任职中国《经济日报》记者,并曾行走中南海,参与过国家经济发展规划的研究,提交过《西部报告》和《现代启示录》等报告。1987年,在他人生最春风得意的时候,一个送上门来的机会,他前往美国德州大学攻读经济学博士,学成后历任美国匹兹堡大学研究员、美国TII公司副董事长等。

  自美国成为他生命中游荡放逐的场所后,经营文字中的故国之梦成了他的最爱。写作是心灵深处一种治愈「边际人」心灵矛盾、困惑的良药,尤其对少君来说,「是一种发泄的途径」,所以他喜欢称自己的《人生自白》为「宣泄文学」。

◎ 张翎新移民文学的重要探索者

  在加拿大多伦多一间医院任职听力康复治疗师的浙江温州籍女子张翎,是一个利用业余时间写作的多产作家。她笑称,「我的家乡出商人,很多人都不相信我是温州人。」

  文评家眼中的张翎,认为她的文学创作道路在相当程度反映了移民文学的发展轨迹。这条轨迹是以人生单一经验为起点,发展到对一代人的命运思考,最后达到东西方两种文化的交融。移民文学也只有经历这样的变迁,才能告别边缘文学的尴尬地位,成为中国现代文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在这个变迁过程中,张翎及她的中长篇文学作品,扮演了一个重要的探索者的角色。」

  张翎血液里的敏感和纤细,积蕴了她渊深如海的人生感悟。《望月》是她的第一篇长篇小说,却出手不凡,刚发表就引起文坛瞩目,名家好评。如以《红高粱》走红文坛的大陆作家莫言,就对她推崇备至,认为「张翎的语言细腻而准确,尤其是写到女人内心感觉的地方,大有张爱玲之风。」莫言相信,「在海外这些坚持用汉语写作的作家中,张翎终究会成为其中一个杰出人物。」

  张翎1983年毕业于上海复旦大学外文系,1986年移居海外,1988年获加拿大卡加利大学英国文学硕士。她说,刚出国时对钱对工作都没有太大概念,后来发现念英美文学根本没办法找到工作,这时她才开始意识到,假如她要留在这里,一定要有一门专门的技术才能,否则她连吃饭都成问题,这样她又去拿了听力康复学的硕士学位。

  她说,经历过大陆文革苦难和上山下乡的人,一般不会轻易抱怨什么,她应该算是比较顺利的了,读完书后没多久就接到工作合同,在美国工作一段时间后,很顺利在多伦多找到一份她认为「还算满意」的工作,现在是多伦多一家医院听力诊所的主管。

  张翎长篇小说代表作有《望月》(海外版更名《上海小姐》)、《交错的彼岸》和《邮购新娘》等。她开始构思第一部长篇小说《望月》时,始于1996年,正是她去国离乡10年之际。在这10年里,她在加拿大与美国之间漂泊流浪,居住过六个城市,搬过15次家,「常常一觉醒来,不知身在何处。10年里我尝过诸多没有金钱没有爱情也没有友情的日子,见过诸多大起大落的事件,遇到过诸多寻求又苦苦失落的人。」

  于是,张翎把生命里曾有过的幻想都化为文字激情,《望月》一书由此诞生。她形容:「写作的过程如同芭蕾舞演员的舞步,行云流水似地流畅著,完全没有第一本书的生涩惶惑和忐忑。十年的经历如山泉,笔只是一口极小的泉眼。」她没想到市场和读者,完全没有任何功利心,全心全意沉浸在她的文学世界中。她强调自己「只是个写作者,从没有那种作家的意识」。她也不是为了写作而找一份稳定工作,所以写作对她没有任何压力。而她断言「自己永远不会成为专业作家」。

  在写书的过程中,张翎遇到足以令一般人惊慌失措的性命攸关的事情,但她只是轻描淡写用「出了一个乱子」来形容,她发现左腿后侧一块「躁动不安的黑痣,被诊断为恶性黑色素瘤」,而且是第二期,医师断言她只能至多活五年。走出医师的办公室,张翎回家第一件事就是铺开刚写了一个开头的书稿,那时她相信「这将是我第一本也是最后一本书了」。

  写好书,张翎似乎松了一口气,但作品出版的过程远比她想像的要复杂,作为「文坛新人」,张翎当时没有任何名气,不知多少次的等待和失望,最后她在回中国时,偶然碰到一个20年前的旧识袁敏,当时她并不知袁敏转至中国作家出版社工作,随便提起她写了个长篇,袁敏表示有兴趣看看,结果她一夜不眠看完她的稿。三个月后,《望月》面世。

  文学评论家陈瑞琳评论《望月》「是一部风格相当奇特的小说,奇就奇在她能将海外如火如荼的生活,有意纳入陈年旧事的烟雨中娓娓道来,从而超脱新移民文学的普遍浮躁」。张翎的文字沉练又蕴积深厚,小说的特色是用爱情的网状锁链构筑起恢宏的长篇结构。《望月》写的是原上海闻名遐尔的大亨孙三圆的外孙女孙卷廉、孙望月和孙踏青飘零到加拿大多伦多、历经情感、事业、生活的风雨的坎坷故事,作品始终贯穿著历史交叉的线索。

  陈瑞琳显然非常推崇张翎的写作功力。她说:「长篇《望月》,透露出一个远居尘嚣之上、冷眼静观世态风云的女性作家纤柔丰盛的浪漫情怀。《望月》的出现,给人的感觉是恍若迷乱的星空,忽然亮起一颗座标的北斗,暑热的北美文坛顿时有了秋的纯熟和清爽。于是,我个人曾经推举《望月》是海外新移民文学创作中代表著全面成熟的一部峰峦作品。之后,我们又看到张翎的另一部长篇力著《交错的彼岸》的问世。从此相信,加拿大,这块被新移民的血肉暖得滚烫的土地,终于孕育出了自己风华绝代的文学女儿!」

  她又指出,「令人叹奇的是,作者纤柔的笔,其精致细腻的工笔并不在局部花鸟的婀娜多姿,却是在山川巨变的滚滚风云。如果说《望月》的惊雷回汤只是在上海与多伦多的历史空间。那么,《交错的彼岸》则从多伦多城黄姓小女子的失踪,不仅扯出20世纪中国人经历的沧桑故事,而且亦将北加州葡萄园家族中的『中国情结』演绎得如火如荼。作者彷佛地球舞台的神秘调度,大幕拉在海外,幕里燃烧的焦点却在中国,她让自己心爱的人物,游走在东西的时空,时而靠岸,时而扬帆,穿梭出一幕幕人世无常的命运故事,淡淡的哀伤里却溢满爱情飘零的芬芳。」

  张翎目前正在准备以英文写作一部描述传教士到中国传教、与裹脚女子产生感情、反映悲欢离合、恩爱情仇的长篇小说。在张翎迄今为止所有的作品中,她说自己最喜欢的作品是描写因国共内战造成海峡两岸骨肉离乱悲剧的中篇小说《花事了》。她已发表的中篇小说还有《羊》、《尘世》、《恋曲三重奏》、《玉莲》、《梦里不知身是客》和《陪读爹娘》等。短篇小说包括《警探理查逊》、《女人四十》、《盲约》及《团圆》等。

  现在,乐观的张翎比医师宣判的「死期」已「多活了两年」,她笑说:「医生中有两派意见,一派认为我患的是恶性肿瘤,另一派认为不是。无论如何,我现在视活著的每一天,都是胜利。」

  身为虔诚基督徒的她,充满感恩地说:「大概是上帝的恩典,仍要我继续活著,继续写作。我庆幸《望月》没有成为我的最后一本书,我依旧活著,而且似乎还健康。在当著康复治疗师的同时,依旧做著别的梦。」

◎ 陈燕妮美国系列作品畅销大陆

  现居洛杉矶的女作家陈燕妮,因为写「美国系列」作品而在大陆红得发紫,她有别于其他写小说而走红大陆文坛的新海派作家,作品多是「纪实之作」,却能在大陆文坛造成轰动,算是异数。

  陈燕妮生于杭州,长于北京,毕业于上海铁道学院机械系,曾任《中国社会保障报》记者。由于丈夫欧阳超1988年来纽约州立大学海运学院攻读硕士,她也获纽约亨特学院社会学系录取,随夫来美自费留学,先后任职纽约社区报和中文电视台记者。

  1993年,由于她的胞兄陈西林任职北京《中华工商时报》,机缘凑巧,力邀她为该报撰写「环球时空」专栏,没想到这一写,造就了陈燕妮在大陆广大读者中的文名。

  1994年,陈燕妮告别纽约,移居洛杉矶,创办在大陆新移民读者中颇有口碑的《美洲文汇周报》。来美7年后,陈燕妮的第一本书《告诉你一个真美国》在大陆出版,收录了她自1993年起至1994年中为《中华工商时报》撰写的70多篇文章。此书令她一炮而红,畅销不衰。之后她再出版《纽约意识》和《遭遇美国》等书,这些关于美国的系列作品,被视为「中国人认识美国的一个感性窗口」。

  陈燕妮1997年出版《再回纽约》一书,新作《美国之后》则是她的第五本书,也是《遭遇美国》的姐妹篇,前者写的是50个到美国去的华人的经历,后者写的是50个从美国回流中国的人的经历。她以新闻记者独到的眼光和女作家细腻的笔法,采访大陆来美的精英分子,展示他们艰辛的奋斗历程与痛苦的人生选择,记录他们身处东西方文化碰撞的心灵体验,并对近20年来大陆继出国热之后兴起的「海归」热潮现象进行剖析。在每一位受访人物之后,都附有陈燕妮的一段「思绪」,不少人都认为这段精彩的评论是此书特色之一,「往往是一小段话,就把一个人的性格、精神面貌给勾勒出来了,而且戛然而止。」

  陈燕妮说:「我比较在意『思绪』这部分的写作,因为有些人物的生活非常枯燥,想从他的生活中间抓出东西来相当困难,所以我几乎是一见到采访对象的时候就开始琢磨『思绪』应该怎么去写了,在交谈的时候我会用心记下他的一些细节,因为这种访谈我必须忠实于被访人的真实谈话,因此只能够在思绪中享受一下创作的快乐。」

  由于陈燕妮在大陆已拥有固定读者群。1998年还发生文坛「搭车出书」的插曲,一如武侠小说名家金庸之后出现的「全庸」等,继陈燕妮《遭遇美国》之后,也有人用陈燕泥之名出版《出国遭遇》。不但作者姓名和书名模仿得维妙维肖,封面设计也是采用「美女肖像」,两本书像一对孪生姐妹一样有著惊人的相似。文学界将此现象归于「盛名之累」。

  陈燕妮白天办报,晚上写作,这是她「一直渴望的快乐的写字生活」。高中毕业时,热爱文科的她,被母亲迫著去读理科,最后她还是选择和笔墨打交道。「这多么年文海打滚,让学理工出身的我觉得好多艰辛,作文的郑重一直就是我补偿的疗伤之贴。」她「常常嗟叹不堪回首回头重看自己的过往文字,觉得字里行间一直包藏仓促」。她对自己的要求是「每为文章,未尝敢以轻信心掉之」。

  现在回顾自己的五本书,她对第一本书《告诉你一个真美国》并不满意,觉得写得并不深刻,但这本书在大陆已热卖15万册。

  她的每一本书的封面设计,特色是以她本人各种性格鲜明、造型各异的肖像做封面,这是出自她的有绘画天才的哥哥的手笔,她说自己当初曾反对这种设计,甚至为此与哥哥吵架,最后还是拗不过有「恋妹情结」的哥哥的坚持,但从商业炒作和出版市场效果来看,她承认「哥哥是对的」。

  陈燕妮是个事业型女性,「宁愿在社会上拼搏,争夺自己的天空,也不愿整天在家洗洗涮涮,开无聊聚会,等老公回家。」她承认自己是个「好胜」的人,「很多时候,我的脑子里会突然出现『第一名』这个词,一定要做第一名的想法支撑我度过很多艰难的时刻。」

〔原载《世界日报》周刊,2003年12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