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这边独好

我看当代北美华文文坛


日期:2004年4月1日 作者:jjdd2003 人气:450 查看:[大字体 中字体 小字体]

[内容摘要] 本文试图以宏观的角度解析海外华文文学的流变,并着重从新移民文学、副刊 文学、网络文学、纪实文学等几种体裁的发生发展历程论述当代北美新移民文学所取得的成 就,尤其是北美华文文坛的异军突起现象。
[关键词]北美华文文坛;新移民文学;副刊文学;网络文学;纪实文学
中图分类号:I109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_0677[DK(](2003)[DK )]1_0008_07
引言
    绵延悠长的中国文学,其洪流巨波到了二十世纪的下半叶开始发生奇异的分流现象,先是由 本土伸向东南亚、港、台,继而延向海外,从而形成了鲜明的地域性文化特征。
    关于台港及海外华文作家的写作阵容,目前已被学术界分为四大块,台湾、香港、澳门为第 一 大块,东南亚诸国为第二大板块,澳洲华文文学为第三大块,北美华文文学为第四大块(欧 洲等地的华文文学还只是散兵游勇,未能形成阵容)。在这里,北美的华文文坛越来越成为 海外华文文学的创作重地,其原因是新老作家交叠层出,创作思潮迅速更替,作家又多来自 深 厚的文化背景,所以其成就格外引人瞩目。尤其是当神州文坛苦求突破、港台文学茫然无归 的时候,人们突然发现:远在北美新大陆的华文创作正展现出一派“风景这边独好”的盎然 生机。
    蓦然回首,如果从八十年代初北美大陆新移民文学的发端算起,历史已经翻过了二十个春秋 。这样的历程不能说太短,掀开一部轰轰烈烈的中国现代文学史也不过才三十年,而中国当 代新时期文学的主题切换更是以五年计,再看台湾六十年代的留学生文学的浪潮也仅仅滚动 了十年。所以,我们完全有理由肯定当代北美新移民文学的创作实力和趋向成熟。
北美华文创作的整体实力
    当我们宏观地考察“北美文坛”的八面来风时,不禁想起於梨华女士当年说过的“海外华文 文学是中国文学的延伸”的论断,这已经成为海内外所有作家的一个共识。
    然而,当我们面对这一群身份模糊、笔墨不拘的海外创作群体时,首先看到的一个特点就是 “变”字。这样的创作局面很容易让人想到“五四”时期的新文学初期,没有任何规范,有 的只是个体创作的激情。不过,“五四”时期文学的激情主要是来自对旧文化的反叛和清算 ,而当今海外作家的欲求则更多是直接面对中西文化冲击的思考。所以,正是在这个意义上 ,我们对海外作家创作的整体肯定首先是他们在文化精神上的突破。
    北美华文作家的另一个显著特点是在双重文化背景下写作,无论表现离愁别绪还是荣辱沉浮 ,他们的精神层面都打印着痛苦挣扎、渴望超越的痕迹。他们的作品与中国本土及其所属的 台湾、香港,以及东南亚本土的作家有着截然的不同。
    再横向地考察北美作家队伍的建构,基本上有三大群体:一是六十年代由台湾赴美的留学生 作家,他们的确曾一度创造了海外华文文学的高潮,其特点是学贯中西,对中华传统文化 有深厚的依恋难舍之情。这一批留学生作家,后来大都演变成了美国高等学府的中国文化研 究者,从而以学者的形态取代了早期创作上的激情。美华文坛的第二大创作群体是老一代的 华侨作家,他们出身各异,教育水准不同,但都历经世事苍变,倍尝人生艰辛,提笔创作或 记述自己的生命故事,被誉为“草根文学”,作品具有浓郁的生活底蕴。美华文坛的第三大 创作群体就是正在日益壮大的大陆新移民作家群。他们的特点是年轻气旺,视野开阔,目光 敏锐且出手快,表现出相当高的文化素质,多数作家在出国前即有笔耕的修炼。这一特定的 作家群目前正在不断壮大,普遍被认为是北美文坛的后起之秀,创作前景不可限量。
    不错,早在五、六十年代,来自台湾的白先勇、聂华苓、於梨华、王鼎钧等,“面对陌生的 新大陆的疏离隔膜与无奈,遥望故国,表现自己那挥不去的的落寞孤绝与乡愁,以及对西方 文明不弃不离的复杂情感。他们对生命深邃隽永的感知,对中西文化情愫的缠绵与放达,对 自我生存状态的思辨,对岁月沧桑的叹息,无疑是旅美华文作家留给海外文坛的艺术瑰宝, 也是一个时代在美华人族群的心态写照”。到了七十年代后期,随着中国国门的洞开,大批 来自中国大陆的学子开始涌入美国,他们带着自己纷繁各异的自身经历,沧桑深厚的文化印 痕扑入这个全新的国度,其感觉之敏锐可谓纷纭复杂、跌宕起伏。或许是时代的变化,或许 是心智的成熟,比诸上一代作家,在汹涌而来的美国文化面前,他们显得更敏感更热情,同 时又不失自我,更富思辨精神。他们减却了漫长的痛哭蜕变过程,增进了先天的适应力与平 行感。他们浓缩了两种文化的隔膜期与对抗期,在东方文明的坚守中潇洒地融入了西方文明 的健康因子,他们中很快就涌现出一批有实力、有创建的作家和写作群体。从他们的作品中 ,我们能闻到东西融合的气息,也能观览到“地球人”的视野与感觉。他们的创作,也与传 统的“草根文学”有了截然的不同,所表现的已全然不是早期来美华人的精神心态。
“副刊文学”的卓越贡献
    在海外文学的大园地中,最醒目的文学之岛就是“副刊文学”。因为报纸的“副刊”是最快 捷接近读者的传媒载体,迅速又普及,相比起书店里流星闪烁、寥寥难寻的作家新作,这是 一个被更多人所看见的文坛。而在众多的各类华文报刊中,又以北美《世界日报》的“副刊 ”最具有权威性和影响力,几乎生活在北美的笔耕者,都曾将目光投向这块峰峦叠嶂的绿岛 。所以,研究北美的华文作家,不能不首先关注这片绿色茵茵的草地。
    所谓北美的“副刊文学”主要由两部分构成,一部分是《世界副刊》的散文版,一部分是《 小说 世界》。我们多年来研究海外文学,只关心小说作家的成长,其实在海外的文坛,相当多的 笔耕者是在散文的园地耕耘,海外天地的宽阔和情感的自由,抒写性灵的文字尤其精彩纷呈 ,应该引起学术界的足够注意。在散文创作的领域,作家们不仅仅只是拘泥在乡愁的怀恋和 精神上的何去何从,而是在极其纵横深入的领域表达自己独特的认知世界。
    在《世界日报》的“副刊文学”中,有犀利精致的时事随笔(如加拿大著名专栏作家丁果先 生发表在《世副》上的“枫叶传真”系列),有叙事抒情的今昔感叹(如西海岸散文名家刘 荒田先生、程宝林先生的往事追忆),有美国生活现实的真切感悟(如美南女作家陈瑞琳发 表的“每月话题”),主题虽多样,但篇篇都有作者自己的写作特色和艺术追求。而在“副 刊文学”中,尤以“报导文学”的成就为最瞩目。所谓的“报导文学”,范畴非常广泛,既 具有现实的真实价值,又能突现文采的魅力,而对于写作者来说,则更容易从身边下笔,因 而便成为海外作家最擅长的创作体裁。在“世界副刊”上,读者常常会读到清新而感人的佳 作:有写亲情的,里面充满了往事的追忆,时空的过滤加上故土故人的亲切给人以情感的震 撼;有写旅行的故事,因为在海外,旅行的区域就极为广阔,风土人情的描绘更具有文化冲 击的深度,如余光中先生所写的《莫斯科之行》以及中国的“山东之旅”。近年来还流行主 题旅行文学,如“咖啡馆之旅”、“博物馆之旅”等,如张耀走访欧洲知名的咖啡馆, 摄影并撰文介绍,写出了咖啡馆历史,也写出了文豪大家与咖啡馆的文化联系。另如成 寒走访文豪故居,写出了《推开文学家的门》。此外,北美作家也常常致力于真实人物的描 绘,笔下有实业家,也有艺术家,如纽约李秀臻所写的《风云华人》,达拉斯温英超的《并 购之神王嘉廉传奇》、旧金山刘晓莉的《回响——蔡一红传》,加州邓海珠的《硅 谷传奇》、《华裔网路英雄传奇》等。在《世副》上,近年来还有饮食文学的开拓,这方面 尤以旅居加州多年的女作家周芬娜的成就最为突出,她的作品有《日本的拉面文化》、《绕 着地球吃》、《带着舌头去旅行》、《在美食中品味传奇》,其“郁达夫与杭帮菜”、“鲁 迅 与绍兴菜”等更是脍炙人口。在“副刊”散文的写作阵营中,还有不少作家抒写大自然的景 物,如芝加哥杨美玲所写的《大自然的探索》、《啜引一杯甜蜜清泉》。还有的作家喜 欢探索历史的回响,如加大教授张错的《黄金泪》,探究的是十九世纪华工的血泪史,其价 值相当可观。此外,报导文学也特别关注各类社会问题,直接影响现实生活。在北美,诸如 移民、小留学生、人蛇集团等问题,不少海外作家均以此为题材,深入探讨,期望引起社会 的关怀。从这个意义上,海外的《副刊》报导文学,正方兴未艾,已成为文坛不可忽视的一 个创作领域。
    在报刊文学的“小说世界”中,更是追随作家创作的时代步伐,力求将最新、最好的小说及 时奉献给读者。所以,我们就在“世副”的小说栏中读到了严歌苓的《无出路咖啡馆》、韩 秀的《团扇》、哈金的《炸鸡店》、沈宁的《陶圣楼记》等一系列新老作家的小说作品。更 难得的是,《世副》还常常举办各类文学征文大奖赛,云集世界各方作者,得奖作品更是让 读者大开眼界。
    在北美,除了盛名卓著、风靡全球的《世界日报》,还有来自香港的移民所喜爱的《星岛日 报》,有文人钟情的《明报》,还有《国际日报》、《侨报》、《神州时报》,以及雄踞一 方的《美 南新闻》、《达拉斯新闻》以及新移民创办的《美中时报》、《美中晚报》等等,再加上各 类特色的地方周报、月刊,几乎每一个副刊的栏目都赫然地显现着新一代作家的名字。
留学生文学
    纵看二十世纪的中国文学,如果说八十年代风起云涌的大陆新时期文学是对“五四”精神的 再继承和发扬,那么到了九十年代,海外新一代大陆留学生文学的发端和滥觞,则是对西方 “科学”与“民主”精神近距离的全面撞击和痛苦反思,它在中国当代海外华文文学史上的 意义显然非同寻常。
    回顾二十世纪的六十年代,台湾率先掀起“出国潮”,涌出一批年轻而成熟的作家,形成了 “留学生文学”的巨波大澜,于是有了以於梨华、白先勇、欧阳子等为代表的“纽约客系列 ”,其作品充分表现出早期留学生文学所具有的基本特质,在“无根”的精神痛苦中,在“ 接受与抗拒”的文化冲突中苦苦寻找自己的位置,同时在事业、国家、爱情、婚姻的漩涡中 开始走近“移民文学”的前沿。
    到了七十年代,由于海外“保钓运动”的烽起,再加上台湾的思想解冻,大大推动了海外华 文文学的创作。据哥伦比亚大学的王德威教授统计,此时的代表作家计有刘大任、李渝、李 黎、郭松芬、张系国、陈若曦等人,这个时期的留学生文学已越出了个人情感的桎梏,更多 了一层政治的关怀。
    到了八十年代,是北美海外华文创作百川汇流的年代。一方面是由于海外中文报业的加盟, 各家大报都纷纷扩大副刊,另一方面又恰逢各路作家云集,尤其是大陆留学生汹涌进军北美 ,挟进“思想解放”的浪潮,遂造成海外创作园地空前的热闹,呈现出各家流派“战国争雄 ”的局面。这个时期,“留学生文学”的创作主体已开始转换为大陆留洋的新学子,虽然早 期的创作多表现打工屈辱、前途迷惘、陪读冲突、奋斗艰辛的简单生活图画,但很快就出现 了越来越成熟的具有鲜明特色的“留学生文学”作品,从而诞生了能够与早期留学生文学代 表作《又见棕榈,又见棕榈》相媲美的优秀长篇《白雪红尘》等一系列作品。
    进入九十年代后,应该说是海外华文文学的一个丰收期,有人誉为是“世纪末的华丽”。各 家报刊园地稿源丰盛,中长篇层出不穷,再加网络文学的兴起,两岸出版界又密切关注海外 创作,遂造成海外作家创作的新高潮。尤其引人瞩目的现象是两岸作家以及新老移民在创作 视点上的差距逐渐缩小,历史造就的悲情已经淡化,共同关怀的民族以及社会的焦点甚至表 现出题材选择、艺术风格上的融合之势。
    长篇佳作《白雪红尘》(国内出版时名《曾在天涯》,作者阎真),无疑是本时期留学生文 学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可惜的是,它在海外的巨大影响远远超过了它在国内的反馈。《白 雪红尘》所涉及的主题,是一代新留学人在海外如何重新寻找自己的人格位置、又如何面对 感情天平失衡的痛苦,这几乎是每一个海外游子所共同经历的心路历程。震撼人心的结论是 最后男主人公放弃了异乡无奈的漂泊,离开了自己曾经深爱的妻子,回到了自己渴望生存发 展的祖国。小说完全不是爱国主题的演绎,而是表达灵魂无所依托的人性挣扎。强烈撼动人 心的是作者真切地表现了婚姻爱情在新的生存环境下炙烈的考验,以及经济地位的变化所导 致的情感天平的错位,尤其是东方文化意识中男人的价值观如何被彻底地粉碎这一现 实所造就的一代学子的悲剧故事。在海外热烈的讨论中,也有不少读者认为《白雪红尘》表 现的是一种弱者的哲学,但即便是那些战胜了新环境的成功者,又何尝不是经历了炼狱后才 凤凰再生呢?!我们说,《白雪红尘》在当代文学史上的地位完全可以与於梨华女士的《又 见棕榈,又见棕榈!》等驾齐驱,而且在主题上有了更高的超越。
新移民文学
    海外新移民文学的创作,正是源自于留学生文学的洪流。应该说,八十年代是新移民文学的 酝酿积淀期,大量学子负笈海外,生活的巨变、情感的考验、文化的冲突、人生的何去何从 ,正在越来越多的新移民灵魂里翻卷着创作冲动的风暴。人们的目光已不再是个人短暂的传 奇经历,而是思考这一代人在海外所面临的普遍境遇和命运。其中很多作者,由于大多正处 在异域的竞技场上,所以只能是借喘息之际短兵出击,所创作的小说作品笔端粗砺却热气喷 薄,然而这正是蕴育着一代新移民文学扛鼎作品出现的温床。
    九十年代应该说是海外新移民文学向纵深发展的繁荣期,无论是从生活积累的广度和深度, 还是表现在文学精神的觉醒与升华上,海外新移民文学真正开始展现出自己成熟的个性和艺 术特征。这个时期,表现海外新移民精神历程的长篇巨著层出不穷,如张翎的《上海小 姐》,严歌苓的《海那边》,张慈的《浪迹美国》,雷辛的《美国梦里》,李舫舫的《我俩 ——一九九三》,卢新华的《细节》、薛海翔的《早安,美利坚》、《情感签证》,宋晓亮 的长篇《涌进新大陆》、《切割痛苦》等。它们所塑造的人物已相当丰满, 主题亦走向博大深厚,为我们留下这个时代生动的面影。
    毫无疑问,近二十年来,“新移民文学”的创作在海外的华文文坛占据着愈来愈重要的地位 。虽然说早期曹桂林的《北京人在纽约》以及周励的《曼哈顿的中国女人》这样的一时轰动 作品失之于表现新移民生活的局限和浅陋,但却不能不承认这些作品为北美“新移民文学” 的真正发端开山之作,它们的问世,不仅强烈地刺激了海外新移民的创作,同时也调动了海 内读者对“新移民文学”的热切关注,可谓功不能没。
    以小说家论,堪称本时期“新移民文学”优秀代表的当首推旅居旧金山的严歌苓,她目前被 誉为是北美地区最具实力、也是最具影响力的新移民作家之一。这一方面是因为严歌苓较早 开始在新大陆执笔创作,而且在出国前就曾著有长篇小说《绿血》、《一个女兵的悄悄话》 、《雌性的草地》等,因此,她的执笔创作就比同时期的新移民作家有了较高的艺术起点。 更由于她曾进入芝加哥哥伦比亚艺术学院深造英文写作,遂使得她笔下的文字浸染了西方小 说的细腻和情绪流动,遂形成了她自己独特的风格。尤其是异域生活的切换,用她自己的话 说是“生命的移植”,竟全面地激发了严歌苓潜在的创作才情,在海外,她才真正开始触摸 和挖掘自己最喜欢表现的题材领域——即人性在各种时空磨砺下的扭曲和伸展,由此她获得 了空前的成功。
    严歌苓对于文坛的贡献首先是她擅长于表现“边缘人的人生”,尤其是“边缘人”最隐秘的 人性世界,即在异质文化碰撞中的人性冲突,而她最醉心描写的则是人性柔弱的一面,从而 给读者展示出现代社会深层结构的冷酷无情,如《少女小渔》。在这里,严歌苓所要表现的 已远远超越了“乡愁文学”的范畴。她的创作,有时也会把目光流放到中国的过去,如《天 浴》、《人寰》,但却是以她个人隐秘暧昧的痛楚体验,来融进家族与民族的伤痛。她笔下 的冷静哀伤,既来自她所经历的时代,更来自于她个人独特的悲观体验。严歌苓小说的突出 特点是客观、冷漠,暧昧而充满歧义,她的语言灵动、俏皮和细致,驾驭文字的能力很强。 应该说,严歌苓最擅长的体裁还是短篇小说,她能够在尺幅之内字字珠玑,窥探出人物性格 的无限张力。不过,严歌苓的海外创作,亦常常出人意料, 内容不拘一格,忽然写“知青”命运的《天浴》,忽然写旧金山老移民生涯的风尘故事《扶 桑》,忽然又是迷离现代的《无出路咖啡馆》。但无论她的笔端如何变幻,作品总是以窥探 人性之深、文字历练之成熟而受到读者青睐,屡在台湾、香港、及北美文坛获奖,从而成为 海外新移民作家一面耀眼的旗帜。
    在北美的新移民文坛,另一位成就斐然、声誉鹊起的女作家当数远在多伦多的张翎,她的主 要成就则体现在海外新移民文学的长篇创作领域。张翎首部风格成熟、眩人耳目的作品是她 的《上海小姐》(原名为《望月》)。这是一部风格相当奇特的小说,奇就奇在她能将海外 如火如荼的生活有意纳入在陈年旧事的烟雨中娓娓道来,从而超脱了新移民文学普遍的浮躁 ,熔铸了一种传统与现代奇妙交合的典雅风范。
    在北美文坛,除了严歌苓、张翎这样成熟的女作家,“新移民文学”的园地可说是众人拾柴 的火焰,是涓流汇合的潮水,除了前面提到的作家,象严力、林燕妮、张咏霞、张索时、陈 惠琬、树明、白帆等人,都奉献出了自己杰出的作品。
网络文学
    论及海外的当代“新移民文学”,不能不瞩目到方兴未艾、如火如荼的网络文坛。其实,网 络文学一直在伴随着“新移民”成长的脚步,它是融作者最广泛、创作题材最快捷、读者最 众的一个文学园地,尤其是在北美,中文电脑网络杂志已成为传播华文文学创作的最佳途径 ,并成为知识分子阶层文化生活的主要渠道。
    在北美,就网上文学来看,影响最早的当属1991年创刊的全球第一家中文电子周刊《华夏文 摘》,可谓首开新移民电脑创作的先河。全年52期的《华夏文摘》,再加文学增刊,总计达 上百万字,从1991年第四期的第一篇留学生小说《奋斗与平等》,到后来连载的《回国求职 随笔》,都在留学生和华人社会中引起极大反响。
    继《华夏文摘》之后,全球电子刊物如雨后春笋,影响较大的有美国的《新大陆》、《威斯 康辛大学通讯》、《布法罗人》、《未名》,加拿大的《新语丝》(该刊是目前以创作质量 和数量著称并倾心致力于纯文学事业的高水准电子刊物,其中的作品广被转载)及《枫华园 》、《红河谷》、《联谊通讯》、《窗口》,其中的“枫园聊斋”、“环球采风”等栏目颇 受瞩目;北美还有水牛城编发的《花招》文学月刊,这是北美地区女作家的一个专刊,其中 有“女作家文库”和“花会”通俗小说选刊等;在日本,有《东北风》,其中包括“娱乐天 地”、“寻找大师”、“当代作家评论”等栏目;在欧洲,有《橄榄树》文学月刊、《郁金 香》、《华德通讯》、《真言》、《北极光》、《美人鱼》、《利兹通讯》、《隆德华人》 等,还有专重评论的《东西论坛》、专门登载欧洲风情及人生与旅行的《一角》等。另外, 特别应该关注的是《美洲文汇周刊》和《中国与世界》两家网上杂志,他们横贯中西文坛, 新老作家并举,架起了国内与海外文坛交流的学术桥梁。
    在这近百种电子文学刊物面前,涌现出一大批网络作家,有些化名,无以考证,有些又如流 星闪过,光彩夺目却瞬息间消失。值得研究的如网络诗人方舟子,他作为《新语丝》杂志的 总编辑,颇有远见地强调海外文学多以表现怀旧和描写文化冲突为诉求,并认为中文国际网 络是汉语流放文学的肥沃土壤。
    论及到新移民“网坛”的实力派作家,“少君”的名字是被广泛瞩目的。这位本名为钱建军 的创作多面手,1991年即开始在网络杂志上露面,之后一发不可收地发表了数百万字的小说 、诗歌、散文和报告文学,才气横贯海峡两岸,并一举成为北美华人网络文学的重要作家。 少君曾出版《五星旗下启示录》、《西部报告》、诗集《未名湖》、小说集《奋斗与平等》 、《愿上帝保佑》、《大陆人生》、《大陆留美学生档案》、《新移民》、《一只脚在天堂 》、《活在美国》、《活在大陆》《人生笔记》、《网络情感》、《爱在他乡的季节》、《 西域东城》以及最新出版的长篇纪实文学《少年偷渡犯》等,作品体裁遍布小说、散文、诗 歌、纪实文学,在海内外各大报刊发表,广受欢迎,尤其是在近万家中文网站,影响甚 大。香港、台湾、美国、中国都出版了他的力作。少君影响最大的作品当属他自九七年动笔 连续创作了长达五十万字的一百篇《人生自白》系列,其中所采写的人物三六九等,各形各 色,从 厨房里无奈的大厨,到澳洲沦落的“洋插队”小姐,从红尘挣扎的演员,到情场可怜求救的 “ABC”,为我们展现了一幅斑驳陆离的海外人生“清明上河图”。人物虽是“自白”,但 血肉已呼之欲出,个个浮雕般鲜活透明。由于《人生自白》系列所表现的真实感人,气韵生 动,不仅在网上广为传阅,而且各家中文报刊均争相转载。少君的努力,正显示了网络文学 的实绩。
纪实文学
    在北美的华文文坛,纪实文学一直在新移民的创作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这一方面是现实 人生的多姿多彩刺激了作者的表现冲动,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海内外读者对异域生活渴望认知 的欲求。
    在纪实文学的范畴内,除了老作家赵浩生的《中国学人在美国》系列作品外,也涌现了不少 的新人佳作,如钱宁的《留学美国》、沈宁的《美国十五年》、张敬民的《美国孤旅》、穆 京虹的《在美国屏风上》及旅加作家孙博、余月瑛著的《小留学生闯世界》等一系列长篇巨 制。
    在这个创作领域中,较早耕耘的首先是六十年代至八十年代执教于美国耶鲁大学并负责撰写 《海外观察》专栏的老报人赵浩生先生。他先后出版的著作有《来自中国大陆的声音》、《 漫话美国新闻事业》、《漫话美国总统选举》、《漫话美国青年》、《中国学人在美国》、 《鹦鹉螺号的故事》、《格林征空记》、《肯尼迪夫人》等,作品对美国社会的某些重要层 面有精细深刻的描绘,表现出一个新闻报人独特而敏锐的感悟力。
    从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纪实文学也顺应着新一代“留学生文学”发展的浪潮迅速丰收壮大 起来,其中最有影响力的作品首推钱宁的《留学美国》。《留学美国》一书是一部宏观俯瞰 性的报告,它在艺术上的价值虽然无法与《白雪红尘》及其它长篇相比,但却是一部难得的 反映当代留学生命运的全方位报告文学。由于当代“新移民文学”的发端就是从“留学生文 学”开始,因此,全面地表现当代大陆留学生、留学人在海外的各种生存状态、各种精神追 求以及各种荣辱得失,便成为海内外文坛关注的焦点,同时也成为海外新移民文学创作的一 个重要参照。
    作家沈宁,八十年代初来美国,算是新移民中早期的开拓者。他先是留学,饱尝寒窗孤独之 苦。毕业后,开始奔波在东西海岸闯荡,更深入美国社会各个领域,体味比一般留学人员更 为 广阔的社会人生。在充分的生活积累和情感蕴积的基础之上,沈宁开始了他一系列宏篇巨制 的创作。目前已经出版的作品有《美国十五年——我如何闯入美国主流社会》、《战争地带 ——目击美国中小学》、《商业眼》、《点击美国中小学教育》、《美军教官笔记》及长篇 传记小说《唢呐烟尘》等。他的作品没有渲染虚构的光环,但内容却是字字见血,可说是目 前为止新移民文学中表现美国社会最真实、最全面的力作。
    孙博,旅加资深记者,来自上海,1990年移居加拿大,曾任滑铁卢大学访问学者、多伦多《 世界日报》主任编辑,现任《星岛日报》加东版新闻记者、加拿大多蒙文化传播公司策划总 监等职。常年的记者生涯,锻造了孙博不同寻常的观察社会的敏锐洞察力,由此,他总是把 握着时代最敏感的脉搏,开始了自己数百万字的创作生涯。长篇小说《茶花泪》,表现的虽 是一个上海姑娘沦落风尘最后绝望的故事。但整个作品贯穿的却是纪事文学撼人心魄的真实 魅力,更加上作者独特的心理分析功底,把一个跨国女子的心灵跋涉写得气韵回荡、血肉丰 满。孙博的另一部力作《小留学生闯世界》,则完全是当代纪事文学开拓新领域的一个典范 。作品选择了20名在加拿大、美国、德国、英国、爱尔兰、瑞士、澳大利亚等国留学的中国 孩子 ,真实地再现了他们在异国他乡的情感世界和独特经历,给这个“走出国门看世界”的时代 留下了一面色彩斑驳的镜子。孙博的创作时代感强,出手快,目光敏锐,文字鲜活 磅礴,是当代北美地区前途不可限量的实力派作家。
华文作家进军主流文坛
    综上所述,在北美的华文文坛,从留学生文学的花果飘零,到新移民作家的落地生根,一支 来自祖国母体的文学生力军正在日益壮大,并呈现出风景这边独好的创作趋势。
    尤其可贵的是,不少新移民作家开始向主流社会的英语文坛进军并成就斐然。如出生于辽 宁的作家哈金以他的英文小说《等待》脱颍而出,先是摘下美国国家书卷奖荣冠,然后又一 举获得“福克纳小说奖”这项文坛大奖。另一位初试啼声的新手陈达所创作的回忆“文革” 童年成长岁月的小说《山色》甫一出书就一鸣惊人,立刻荣登《纽约时报》的畅销书的排行 榜。还有,来自上海的女作家闵安琪的“文革”系列英文小说,展现她独特的精神世界, 在欧美文坛频频引起轰动。而居在旧金山的蒋吉丽小姐,更以《红领巾》、《美猴王》的英 文儿童作品一路风靡美国书市。这些作家作品,让我们充分感受到北美华裔作家进军主流文 坛的新一代实力。据《纽约时报》消息,过去十年,美国主流文坛出现了几十部华裔移民小 说和回忆录 ,描绘新移民在新世界的生命历程。这些作家大都根据自身的经验,表现新移民在复杂多变 的时空转换中如何追求和建立自我意识的完整。实现美国梦不再是唯一的主题,成功的尺度 也不再以同化的程度来衡量。例如华裔作家任璧莲1991年所创作的长篇小说《美国人就是这 样》,充分展示了新移民无法摆脱旧有的族裔身份的复杂心态,作品思考的则是在逐渐美国 化的过程中究竟应做多大的牺牲这样的新主题。这方面的早期作品还有1976出版的汤婷婷的 《女勇士》、包柏漪1981年的《春月》、谭恩美1988年的《喜福会》、严君玲1997年的《叶 落归根》、格斯李1991年的《中国小子》、吉什李1991年的《典型中国人》、戴维王1991年 的《爱的痛苦》等,都被评论界誉为具有不凡才华的作品,一经出版即受瞩目,使美国文坛 充分体认到华裔作家的创作能力。这也是我们研究海外文坛不容忽视的一个成就。
结语
    然而,当我们欣喜地看见“新移民文学”的旗杆已稳稳升起的时候,却不能不感到前瞻之路 又是如此地艰难。首先,“新移民文学”究竟如何追踪“新移民”主流的心灵演变,又如何 表现他们最具“共性”的人生经验,例如怎样去表现那些已完成“留学”和“就业”、进入 稳定状态的“中产阶级”所面临的心灵痛苦和精神欲求,这不能不说是摆在海外新移民作家 面前的一个严峻课题。其次,我们的作家又将如何摆脱“自我”文化之根的桎梏,而走进西 方文化的深层,从而真正地在东西文化的交合超越中找到心灵的支点,建构出新的文化人格 。第三,对于海外作家的研究,不仅要有宏观的全面考察,还要对代表性作家进行细致微观 的深入勘察,诸如象严歌苓,其创作轨道究竟是如何受其心理趋向的支配,而张翎这样的作 家又如何在性别的潜意识左右下来建立自己的风格。更有,我们对海外“副刊”文学、网络 文学、期刊杂志等等的关注研究,都是极为不够的。在这里,海内外的交流互 动就显得甚为重要,不仅要打破两岸文坛的隔膜,还要建立起海内外更广泛的信息桥梁。毫 无疑问,一个绚丽的文学环境的打造,必将诞生出更多优秀的一代作家。“数风流人物,还 看今朝!”
2003年1月改定于休士顿

(出处:会员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