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籍华裔作家董鼎山去世 曾为读者补上20世纪的“文学课

 

 中国出版对外贸易总公司

 旅居纽约的美籍华裔作家、评论家董鼎山先生于12月19日上午在纽约一家康复中心因心脏病去世,享年九十三岁。

  董鼎山自改革开放初期开始在中国报刊上开设专栏,在《读书》《文汇报》《新民晚报》等报刊上发表文章普及当代欧美文学,成为当时文学青年了解当代世界文学的桥梁。“他的过世对文学界又是一大损失,在中国改革开放后的文艺复兴中董先生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文学资料与研究中心主任陈子善在得知董鼎山过世后,向早报记者感叹。

  今年4月未,董鼎山先生把全部末结集文稿让上海译文出版社副社长赵武平带回了上海,拟由上海书店出版社明年出版。上海书店出版社编辑杨柏伟对早报记者表示:“具体篇数还未定,本想近期和老人家签个合约,可惜来不及了。”

  其专栏曾为中国知识界

  看世界的重要窗口

  董鼎山生于1922年,浙江宁波人,在上海复旦附中读书时即开始为柯灵所编刊物撰稿。1947年赴美学习后定居美国,著有《纽约客书林漫步》《西窗漫记》等多种,中英文作品散见于中美报刊。身在美国心在中国,董鼎山在尼克松访华后每年申请回国签证。1978年董鼎山终于得到探亲允许,回到中国后与几十年未通音讯的文坛老友恢复了联系,并开始在刚刚问世的《读书》杂志开设《纽约通讯》专栏,向读者介绍、论述、剖析现当代欧美作家与作品,这一专栏当时成为中国知识界开眼看世界的重要窗口,极大地影响了“文革”后成长起来的新一代知识分子。

  在中国文化新启蒙运动的上个世纪,董鼎山是催晓的雄鸡。“他就像一把钥匙,为当时对外界一无所知的人们打开了一扇窗户。他在《读书》杂志上撰写文章,向读者介绍欧美、拉丁美洲文坛的作家、作品,介绍面涉及很广,当时喜欢读书的中青年都追着看。”陈子善回忆,“当时大家能看到的基本都是18、19世纪的欧美文学、苏联文学,对20世纪的情况几乎是空白。董鼎山先生就像一个补课老师,告诉读者整个20世纪的文学发展经历了怎样的发展阶段,从象征主义到现代派文学再到魔幻现实主义。”

由于董鼎山的文章不同于学院派的学术理论研究,其笔风活泼生动,尤其吸引读者。陈子善说:“当时要了解外面世界不如现在这般容易,很多读者看到董鼎山的介绍后,再进一步去追踪自己感兴趣的作家、作品。不论是写小说,诗歌、剧本创作,还是研究外国文学、当代文学的,都能从他的文章中得到启发。”

  “他的视角仍能

  带来新的惊喜”

  董鼎山毕生笔耕不辍,定居美国近70年出版了二十几部著作,特别是近几年,他每周给《美国侨报》写专栏随笔,写作范围广泛,涉及时事、文学、政治、新闻、经济和美国大选方方面面,文采新颖,风格辛辣,引人入胜,被誉为中美文化交流大使和里程碑式的学者,直到逝世前几天,他还向《美国侨报》专栏总编刘倩女士,发出了他最后一期稿件。“他也不定期给中国的媒体写专栏,即使现在信息发达、网络观点很多,但他的视角有的还是很新颖,仍然能给我带来新的惊喜”,陈子善评价。

  今年2月,93岁的董鼎山曾宣布封笔,因其瑞典籍妻子蓓琪身患重病,在对读者的告别信中,董鼎山表示自己高龄已经“不良于行”,二是妻子患病需要照顾,自己“不但对写作告别,也等于是向人生告别。”5月8日,蓓琪离开人世,给董鼎山巨大打击。蓓琪临终前要求董鼎山不可中断写作,董鼎山告诉朋友“作为深爱她的丈夫,在夫人临终病床前,我答应她一定继续写作和继续发表作品。”

  作家周励在11月28日还去探访过董鼎山,周励回忆当时董鼎山精神尚佳,宾客彼此还谈了国际反恐、纽约芭蕾、泰国笔会等话题。岂料当夜董鼎山在家中跌到,入院后竟是与亲人永别。

  与董鼎山有二十多年交往的作家李辉在得知老先生过世消息时感到错愕与沉痛,“十多天前董先生还给我发过邮件,他新编辑了一本文集,让我看看这本文集。文集大多是回忆性文章,有他小时候经历的事情、抗战期间的事情,以及和弟弟董乐山的关系。虽然他年事已高,但记忆力很好,思路清晰。”

  笔下犀利,为人温和

  董鼎山笔下犀利,对人却温和热忱,尤其愿意提携后辈。李辉告诉早报记者:“我是先认识的董老先生的弟弟董乐山,1997年董乐山先生给了我一本描述中国通的书,这本书是董鼎山刚从美国寄回来的,该书作者彼得·兰德(Peter Rand)的父亲,曾在抗战期间任驻华记者。在父亲去世之后,兰德先生开始追寻父辈们与中国的故事,创作了非虚构作品《走进中国》。我想对这本书进行翻译,就通过董鼎山与彼得·兰德取得了联系。还记得我2001年去美国时,董鼎山先生就带着我逛书店、探访名人作家故居。但凡我有问题,他就忙着帮我打听、找资料,并寄送一些珍贵杂志资料给我。”

  董鼎山与弟弟董乐山两人之间的纠葛也一直被外界关注。李辉告诉记者:“董鼎山给我的邮件中,有一篇是他回忆与弟弟的关系,他们之间因误解而产生的矛盾,但并不是像外界猜想的那般尖锐到严重对立。”

  董乐山是我国著名翻译家、学者,因在“整风运动”中提出不同意见,1957年被划为“右派”,“文革”后历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研究员、研究生院美国系主任等职。译作《第三帝国的兴亡》、《中午的黑暗》、《一九八四》、《动物农场》和《奥威尔散文集》等均有广泛影响。

  赵武平因近年来为董家兄弟出版文集而与董鼎山、董乐山均有交流,他告诉记者:“两兄弟性格不同,所以对一些事情产生了误解,但并不像外界描述的那般为了意识形态的东西而决裂,两家人亲属间都互相有交流,关系非常好。”

  “一个月前,董乐山先生的夫人也在美国过世,现在两兄弟夫妇四人可以在天堂相聚了,恩怨均成过眼云烟,读他们的书,整理他们的资料,怀念他们,是我们最该做的。”李辉说。

 

 

〈〈〈 返回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