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励:海外新移民文学的先驱者

 

文/陈瑞琳

2015年09月13日,星期日

周励,对我来说,曾经是一个多么重要的名字。我无法准确地统计,上世纪九十年代的中国,有多少人受到了她的影响,又有多少渴望“看世界”的年轻一代,在她的精神感召下踏上了奔赴海外的移民之路。在那个特定的时代,一部《曼哈顿的中国女人》,给了多少年轻的学子实现新梦想的勇气,也为海外的中国人,尤其是来自大陆的中国新移民,开辟了一条走向新大陆的精神之路。

上世纪的“改革开放”,当代中国的国门一夜洞开,人们看到了外面的世界,看到了自身的贫穷和落后。大梦初醒的中国人渴望着怎样在有生之年迅速改变自己的命运,人们在憧憬着自己不一样的未来。在八仙过海的神通中,“出国梦”真的就成为一条可能实现的人生大道。但对刚刚睁开眼看世界的中国人来说,怎样才能出国?出国之后又将怎样生存?都是前所未闻的未知数,大家仿佛是雾里看花,一片迷茫。正是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时代背景下,1992年,由北京出版社率先出版了一部长篇小说《曼哈顿的中国女人》,作者周励。小说正是以她个人自费留学创业的海外经历为轴心,表现了来自中国大陆的一代新移民不畏艰难勇敢进取的人生故事。这样一部励志型的纪实自传体的小说,正可谓是一石击起千层浪,带给多少渴望负笈海外的学子和年轻人一盏照耀前景的指路明灯,小说因此而大卖特卖,几乎成为轰动文坛的“留学宝典”。

几乎与此同时,1993年,中央电视台播出了一部描写另一番出国创业情景的电视连续剧《北京人在纽约》,剧中反复吟唱着:美国是天堂,又是地狱!这让一批批渴望出国的中国人感受到了彷徨,另一方面也领略到了移民生涯的困苦和艰辛。一个亲历的笑谈是我在1992年来到美国,1993年时母亲一面看《北京人在纽约》,一面给我打电话:“如果太苦就回来吧!”但无论是《曼哈顿的中国女人》的激情,还是曹桂林的《北京人在纽约》的蹉叹,都是海外新移民对异域生活的文学表现,就如同我们眼前的鸡尾酒,既有上面的清亮多彩,也有下面的浑浊甘苦,他们的作品所表现的大陆新移民早期人生的斑驳画面,共同为海外的新移民文学贡献了最初的典范和历史文献。

作为“改革开放后留学生文学”的开山之作,《曼哈顿的中国女人》,全书40万字,由六个章节组成:《纽约商场风云》、《童年》、《少女的初恋》、《北大荒的小屋》、《留学美国》、《曼哈顿的中国女人》。作者以其饱满的激情和豪情,描述了自己在大时代所经历的丰富人生,其中的胆识和智慧让人充满感叹。作品的主人公,经历过“文革”的风暴,经历过北大荒的磨练,又经历了改革开放的脱胎换骨,戏剧性的曲折经历成为一代人的真实写照。小说中最感人的部分是作者对文学的热爱和对爱情的留恋,成为一曲青春的讴歌。

时至今日,还能看到有不少的读者向“曼哈顿的中国女人”致敬,早期的那些激荡人心的记忆碎片,依然在他们的脑海中回味回荡。关于《曼哈顿的中国女人》这本书曾经带来的一片温暖,人们仍旧记忆犹新。怀想当年出国的民航客机,大多数都是从上海这个口岸进进出出,可以想见周励的这部作品,曾经激励了多少中国的读者。

周励,上世纪50年代初生于上海,1969年赴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种田,之后进入大学,1978年返沪任外贸公司医生。1985年只身携带仅有的40美元,通过一名素不相识的美国人的签名担保,从上海来到美国纽约州立大学自费留学,成为当年中国大陆第一批自费的留学生。经过一番拼搏,她开始在纽约立足,1986年与麦克·伏赫勒博士结婚,开始创业经商,成功地驰骋于商界,目前担任美国埃克设计集团、布克契尔、WWD、艾尔萨隆等公司的买方代理。目前周励的家位于曼哈顿60街临近公园大道的一幢公寓里,与中国已故画家陈逸飞曾住在同一大楼。现在的周励与当年的不同是:做生意不再是为了生存,而是一种生活方式。

谈到文学和人生的关系,周励回忆到:“当年在北大荒当知青的时候,偶尔在猪圈包糠饼的报纸上看到了尼克松先生的一句话:‘自由的精髓在于我们每一个人都参加决定了自己的命运!’”这句话成了她一生的格言。回首当代新移民文学的慢慢长途,很多读者感慨:如果让新世纪的年轻人再来写出国留学的书,肯定不会有《曼哈顿的中国女人》那么丰富的人生色彩和情感震撼,因为时代已完全不同。

就在2006年,沉寂了14年之后的周励再次推出了她的第二本著作《曼哈顿情商》。此书是以她14年来工作、生活中的所见所闻为线索,继续讲述着她在异国他乡的奋斗和成长,依然是充满了理想主义的激情色彩,从中可看到这位奋斗在国际舞台的女商人波澜壮阔的人生和细腻深刻的情感世界。关于这部《曼哈顿情商》,周励这样自述:“我在纽约住了20年,尤其对哥伦比亚大学校园有着特殊的感情,所以我特别喜欢哥大的人文气氛和教授们,譬如我在书中写到的诺贝尔经济奖获得者蒙代尔教授,以及我最为敬佩的哥大哲学与历史教授——普利策奖和自由勋章获得者、11卷本《世界文明史》的作者威尔·杜兰特教授。”她在书中还特别拿出一章回忆了她的恩人——威廉·柯比先生(当初周励来美读书之前,在上海偶遇了前来旅游的柯比夫妇,柯比听说了周励的情况后,同意为她签署一份经济担保书,这才使她顺利申请到赴美签证。)。

特别令人感慨的是,一位新浪博客的网友,在读了《曼哈顿情商》之后,与周励有如此对话:“我们同属老三届,差不多都是共和国的同龄人。我们同生一个时代,同受一种教育,在国内,相同的经历,类似的坎坷,使我们从心底涌动着经久不衰的一种特殊激情。我们这一辈,有父母老小,有兄弟姐妹,上山练过腿,下乡练过背。我们这一辈,学会了忍耐,理解了后悔。酸甜苦辣酿的酒,不知喝了多少杯------我们这一辈,熬尽了苦心,交足了学费。我们这一辈,真正地尝到了做人的滋味------!”

如今的周励,常常漫游在世界各地,享受着人生的自由与欢畅。但她从没有忘记过文学的使命,近年来她一直在关注和赞助着“海外华人文库”的筹建工作。该文库正在捜集包括新时期以来海外华人作家的作品,特别是“改革开放后的留学生文学和新移民文学”成为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与此同时,她还特别担当着中美文化交流的友谊桥梁,不久前曾协助30名美国企业家子女到中国大陆学习中文和中国文化。她说:“美国人对中国的认识,在去中国之前和去中国之后完全不一样,许多人回来之后都赞不绝口。所以,我为自己的努力而感到骄傲!”。

周励在南极

周励、瑞琳与张翎,2009年摄于中山杯华侨文学奖颁奖典礼

 

 

〈〈〈 返回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