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堂拜年|在南极,东南极周励VS西南极杨惠根,看“冰冻地狱”难言岛如何建起第五科考站?

 

周励 文汇讲堂

编saying:


今天是农历正月初一,你是否正在走亲访友拜新年呢?2月11日,中央台播放了正在南极的第34次科考队员向祖国的拜年镜头,此次带队的临时党委书记、领队和首席科学家正是文汇讲堂第110期嘉宾中国极地研究中心主任杨惠根。在2月4日讲堂组织的主题观影《南极之恋》互动会上,杨惠根发来照片和音频,告知大家南极科考“行程过半,任务过半”的好消息。本次南极科考经历了怎样的惊险,和历次探险英雄相比,杨惠根等当代中国极地梦的实践者又做出了怎样的努力?

“冰灯雪语南极情”,今分享旅美作家、极地探险爱好者周励的文章,在她与杨惠根的热线交流中看中国南极第五科考站的璀璨历史和建站细节。讲堂上万听友和文汇报百万读者也向在南极的杨惠根和他的科考团队问候致敬,你们是科考时代的英雄,从争取国际话语权到迈向极地强国,你们发出了宏大的“中国声音”。

▲2017年11月8日,雪龙号启航,中国第34次南极科考领队杨惠根挥手告别(周励摄)

 

中国极地考察队:东方的沙克尔顿


从纽约时代广场AMC影院看完《南极之恋》走出来,激情难抑,这部中国极地考察孕育的灾难爱情片,交融着庄子的哲思、清澈的情感和《冰冻星球》《太空旅客》《白鲸Moby  Dick》那种直抵人心的震撼,跌宕起伏。最令人感动的是片尾中国极地考察史:“仅用四十天建成长城站”“他们还在那里坚守……”正如影片科学顾问杨惠根说:“不经历生死,不足以到达极境”。晶莹剔透的白色冰原危机四伏,南极之恋,这何尝不是中国考察队员对南极的挚爱、对大国战略的忠诚、以及对人类共同体——蓝色星球的缱绻深情?

▲《南极之恋》影片科学顾问杨惠根说:“不经历生死,不足以到达极境”


在霏霏细雨中,笔者仿佛回到2018年新年零点时分,“天赐宁静”倒计时水晶球降落,零下15度的时代广场烟花彩纸漫天飞舞,人们热泪盈眶相互拥抱,  亲历百年最寒冷的“气旋狂欢”跨年盛典,我更思念在罗斯海“难言岛”创建中国南极第五科考站的挚友杨惠根,我把与水晶球合影用微信发给他:

“惠根,新年快乐!想念!为雪龙祝福!你们在日以继夜赶任务吧?保重!”

▲作者周励在南极点与水晶球合影


1月3日,曼哈顿上空飘逸着漫天雪花,我收到杨惠根从雪龙船发来的回音:

“是,中山站直升机吊运作业第六天,今天又一个好天,天晴,微风。”

我问:  “雪龙船还是无法靠近?”

惠根:“嗯,海冰厚度还是有1.4米,船依然在38公里外……今年中山站的物资补给是历史上雪龙船离站最远的一次补给,幸亏考察队装备有强大的Ka32直升机。”

我立即回复:“Ka32雪鹰!就是2014年对俄罗斯‘绍卡利斯基院士号’国际大救援的那架直升机吧!四年了!时光飞逝,记忆犹新…”

2014年圣诞节到元月7日,就是这架雪鹰直升机冒极大危险营救52名游客脱险,随即雪龙船却陷入重重浮冰围困险境中,焦急的我从纽约不时问询惠根,惠根微信回复:“实行国际救援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镇定而充满信心。天佑雪龙!历经震惊全球的五天五夜,雪龙脱险并赢得全世界敬仰。美国媒体把雪龙国际救援比作1914沙克尔顿冰原生死大救援,称赞雪龙号为“不沉的坚忍号”  。从此,我把与惠根的跨洋微信叫做“冰灯雪语”——冰原灯盏,雪龙细语……


▲停在中山站附近南极冰盖上的中国南极考察”雪鹰601”号固定翼飞机(杨惠根发自南极)


杨惠根是中国极地与极光科考领军人物,我们相识于2012年初上海戏剧学院南极《极境》演出,他和我的老友上海市科协副主席陈积芳、上戏院长韩生、副院长葛朗共同担任这部优美舞剧的总策划。我当初简直不敢相信这位温文儒雅,目光略微羞怯的苏州籍博士(武汉大学地球物理系)曾担任北极“黄河”站站长和南极之巅冰穹A“昆仑站”创建领队!他还在飓风吞噬科考队员生命的日本“昭和”站参加过越冬考察。 惠根经常讲:“把每一个科考队员带回家,这是每次出征我的最大心愿。”

自2012年我和惠根相识至今,我六次远赴南北极,并在惠根协助下探访雪龙号和长城站,  结识了三位2014南极国际大救援英雄:雪龙号船长王建忠,政委王硕仁,2016长城站站长、极地气象专家张林。我被中国极地考察队的崇高情怀、无私奉献深深感动,他们和杨惠根一样是铮铮铁骨的理想主义者,是践行大国战略的民族英雄,是东方的沙克尔顿!


新站为何选择难言岛:天然实验室、便于国际交流


2017年11月8日,中国第34次南极科考队离开上海,直奔罗斯海区域“难言岛”,创建中国南极继长城、中山、昆仑、泰山站之后第五个科考站。


▲中国第34次南极科考队合影(周励摄)


在上海探亲的我特意到浦东码头送行。出发前夜,收到老友杨惠根微信:

“谢谢明天前来为考察队送行,我和我的队友们一定不辱使命,科学决策,顽强拼搏,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坚决、安全、圆满地完成考察任务。”

这条留言让我热泪盈眶,因为我深知惠根责任的重大,更知飓风、极寒让“难言岛”生存环境及其恶劣险峻。105年前,在“难言岛”冰洞过冬的利维克医生就写过一句诗:

“通往地狱的道路

也许是善意的,

但很有可能

地狱本身

会被难言岛的

风格铺平。”

“地狱”在西方文学中不是贬义词,相反具有“勇气”“无畏”的含义。英国极地文献纪录片名《冰冻地狱—沙克尔顿传奇  》即是一例。斯科特、阿蒙森、沙克尔顿、坎贝尔……“难言岛”闪耀着英雄时代群星璀璨的名字。自从郑和下西洋被明宣宗朱瞻基召回后,中国在世界近代探险史已整整缺席五百五十年,如今跻身极地科考强国,怎能不令人心潮澎湃!德雷克海峡波涛起伏的海面上,仿佛正驶过威武船队列阵:那是1911斯科特的“特拉诺瓦”号,1910阿蒙森的“前进号”、1914沙克尔顿的“坚忍”号以及中国第34次南极考察队的红色“雪龙”号!


▲南极探险先驱沙克尔顿(左),人类首登南极点的阿蒙森(右)


为什么中国第五科考站要选择难言岛?因为这里是罗斯海与罗斯冰架的天然实验室,沿岸有利建立港口,邻近有德国、意大利、韩国及美国麦克默多科考站便于国际交流。此外,南极资源如同极光在黑夜闪烁瑰丽光芒:石油储量约1000亿桶,  天然气储量约15万亿立方米,磷虾年产10亿吨,在罗斯海岸一带约有存量为5000亿吨的世界最大煤田,世界各国摩拳擦掌,极地科考与竞争并行。

浦东码头,隆重欢送仪式之前惠根和我又谈起难言岛:“Inexpressible  Island!难言岛!建站重要,安全更重要!”雪龙号启航,渐渐变成浩瀚海面上的一个红点,  我拼命向挥舞着“中国南极第34次考察队”旗帜的领队杨惠根挥手致意,泪水盈眶,祈祷好友和科考队平安!


▲周励(右)与作家修晓林(左)在浦东送别杨惠根(中)


在难言岛建新站的“难言”故事:与万重障碍作斗争


2017圣诞前夕,我结束了南极点与南美之旅返回纽约,12.21号收到惠根微信,他责任重大极其繁忙,想象中他如同其他科考队员一样,在紧张工作一天进入船舱入睡之前,利用雪龙号卫星通信系统与亲人挚友微信交谈,放松心情。雪龙——纽约,撼动心扉。

“周老师好,感谢分享关于世界顶级研究项目冰立方等南极点的精彩见闻和精美照片。报告一下考察队情况。今年我们在罗斯海和特拉诺瓦湾恩克斯堡岛(难言岛)新站周边都遇到了严重的海冰冰情,雪龙船已破冰航行累计3000多公里,超过历次南极考察。说两件特别的事:

1.  今年在新站近岸意外出现了一块500米宽、2米多厚的乱冰,新站建设原来小艇抢摊登陆的物资缷运方案无法实施。考察队及时调整方案,实施了Ta32直升机吊运作业,打了一个漂亮仗,用2天时间迅速地将340吨、约三分之二的建站物资安全部署上了岛。但因挖掘机、吊车等工程机械装备没能上岛,新站建设工作只好推迟到后面实施。

2.  雪龙船在罗斯海冰区航行中接连遭遇了两个温带气旋,这些气旋一方面搬运压实冰区海冰,把雪龙船围,  住,另一方面带来大雪天气,能见度不足百米,雷达回波上也是满屏雪花,致使船舶无法航行,我们被迫在同一海区等候超过了96小时。所幸昨天气旋已经离开,雪龙也迅速彻底地离开了浮冰区,目前正航行在海冰冰缘之外、中山站方向。

尽管遇到海冰、气旋等自然障碍,及时调整了航海和作业方案,考察队现在一切都正常,队员精神饱满。

谢谢一路惦记关爱!  想念您……”

我回复:“惠根,感谢百忙中留言!难言岛近岸500x2米的巨大乱冰,雪鹰直升机立功!您和团队太不容易了!雪龙船四天四夜陷在罗斯海狂风暴雪浮冰中,让我想起沙克尔顿的'坚忍号'在威德尔冰海中命悬一线!”



▲旅美作家、极地探险爱好者周励在北极点


惠根回复:“周老师好。气旋强风把一些几十至上百公里大冰推挪到一起,这些冰厚又超过雪龙船破冰能力,因此雪龙只能在这些大块浮冰间行成的冰间(狭小水塘)里机动,保持不被困死,确认了船舶安全没有大的问题,所以队员们虽然着急时间流逝但总体情绪也还稳定,怕给家里添堵,没让媒体渲染。”

……

惠根:“沙克尔顿那时候是帆船,我们使用现代破冰船,安全和幸福多了……”

惠根:“恩克斯堡岛周边的那块冰确实是个问题。一个期待,希望在我们完成中山和大洋调查作业后回去时,那块冰能在潮汐以及风和洋流共同作用下离开新站岸边。”


我回复:“  祈祷一月份500X2海冰离去!……沙克尔顿“坚忍号”那时与世隔绝,你们也有极大危险。保重啊!”

惠根:“是,一个多世纪过去,南极的气旋、强风、大雪、海冰、巨浪依旧,须时刻警惕,确保船舶和队员生命安全。”

圣诞夜我发了一张在南极冰原与帝企鹅合影,以及在第五大道圣派翠克大教堂平安夜的视频:

“惠根,纽约平安夜,祈祷雪龙34平安归来!”

圣诞节收到惠根从雪龙发来回音:

“谢谢周老师来自纽约的祝福!  考察工作还算顺利,当地时间后天(27日)早晨到达中山,今天下午(圣诞节)刚做完中山站夏季作业战斗动员,晚饭给中山站越冬队员壮行送别。”

我眼里浮现惠根在雪龙船作战斗动员报告,越冬队员豪情壮志,英俊潇洒,就像2016元宵节我在长城站遇见的张林、邵晖站长及越冬队员们一样!

12月28日接到惠根“雪龙”微信回复:

“周老师好!昨天早晨06:00经过一天一夜艰难破冰,雪龙船突破密集浮冰区进入了中山站周边陆缘冰,陆缘冰冰厚1.5米超出雪龙船破冰能力。雪龙船已停止破冰,目前距中山站38公里,考察队昨天开始了大规模的考察物资和站用燃油直升机吊运作业,同时全面展开了中山站夏季科学考察、雪鹰号固定翼飞机航空调查……考察队指挥部和雪龙船计划在中山站作业8天,在元月4日撤离中山前往戴维斯海执行海底勘察和地球物理调查。”


▲雪龙船在特拉诺瓦湾作业,缷运新站建设工程机械---装载车(杨惠根发自南极)


元旦,时代广场倒计时盛会以后,凌晨我回看央视看到惠根坐雪鹰直升机慰问中山站科考队员的画面,开心极了!

“惠根,我在央视看到您了!”

1月2日,惠根微信:

“中山站直升机吊运作业第六天…海冰厚度还是有1.4米,雪龙依然在38公里外,幸亏考察队有强大的Ka32直升机……”

1月6日:

“周老师好,是的,我们两天前离开中山站了,现在普里兹湾做海洋环境调查,之后我们将返回恩克斯堡岛(难言岛)继续新站建设。”

我回复:

“惠根好,谢谢英雄!雪鹰飞行员为民族大业立功!他们太可敬了!期待春晚和雪龙号科考队见面!”

1月9日  惠根来函:

“春节时,我会带着全体考察队员在雪龙船前海冰上向全国人民拜年。”

我回复:

“惠根,太棒了!期待在春晚见到您和全体雪龙英雄!”

1月13日,我发往雪龙:

“惠根好!您回到难言岛了吗?那块浮冰是否移动了?念念!有空告诉我!”

惠根回复:

“周老师好!雪龙船预计16日到达恩克斯堡(难言岛),从卫星遥感图看,那块冰的大部分已被吹走,但沿岸还有30米左右海冰残留,我们正在拟订各种实施小艇抢摊的作业预案,放心吧,考察队有许多富有智慧、勇气、坚韧和经验的队员,我们一定能找到战胜难题的科学办法。”



▲南极恩克斯堡岛(难言岛),新站站址鸟瞰图(杨惠根发自南极)


1月13日傍晚8:20,雪龙是午餐时间,我和惠根语音通话16分钟,讨论难言岛浮冰和抢滩登陆问题,我记得1904年英国对陷于浮冰中的斯科特“发现”号实行救援,他们用炸药炸开了坚冰,“发现”号得以在冰封中解脱出来。听到惠根在雪龙号的声音好亲切,海冰一再挡道,难言岛登陆太不容易了!

1月16日,好消息传来:

“谢谢周老师关心,一台挖掘机刚刚顺利上岛。”

“惠根,难言岛周围浮冰都移开了吗?登岛进程顺利吧?”

惠根回复:

“周老师好,恩克斯堡岛(难言岛)外海冰已离开,只在近岸残留一些着地海冰,正好为我们利用,成为小艇抢摊登陆的一个海冰码头。昨天考察队已将新站建设的工程机械装备部署上岛,今天利用小艇进行重型物资,新站建设进展顺利。"

"……今天缷运重型物资……"

我回复:

“上帝保佑!太好了!每次看到您留言都非常振奋,您一直意气风发!老天会帮助我们建设一个最好的的科考站!”

我激情澎湃,回复惠根:

“刚陪朋友看歌剧回家。我越来越爱‘难言岛’了!在亚马孙网站发现一部名为《难言岛》的历史剧本,纪实描述斯科特探险队传奇经历!难言岛相遇‘雪龙’号,一个大时代的交替!中国站在南极国际方阵第一线,多么令人振奋啊!”


▲欧美《难言岛》剧本,封面是英雄时代探险先驱斯科特在南极点


“惠根,岛上冰洞遗迹您看到了吗?您一定会下令好好保护的!(国际极地遗产委员会主席苏珊一再叮嘱的)”

“惠根,百年遗址四种语言铜牌,内容感人,冰洞受南极条约体系保护!太珍贵了!您看到了吗?一定去看看!手机拍一张照片给我好吗?”

惠根:“一直在作业,下午我上岛去看看……。”



▲难言岛  “南极条约”体系历史遗址 :四国文字介绍斯科特探险队坎贝尔北方科考队藏身冰洞


1月18日凌晨,惠根发来一张照片,写着:“斯科特科考队冰洞遗址前”。

茫茫白雪中,他穿着橘黄色绣有五星红旗的科考队制服,带着墨镜,手持照相机,看上去年轻精干,身后是冰洞与四国文字遗迹铜牌,看到这张照片太感动了!几小时前他还在紧张指挥运送大型建站物资!下午来到这里瞻仰英雄时代历史遗址。“难言岛”  中国南极第五科考站  与绚烂历史相交辉映!惠根身后的四国语言铜牌刻着:“坎贝尔的冰洞,这是一座按照南极条约体系保存的历史遗址纪念碑,以纪念斯科特探险队北方支队,他们在1912年建立了此处冰洞。”

我立即答复:“惠根,照片看到了!太好了!犹如和您一起来到冰洞面前!


▲恩克斯堡岛(难言岛),杨惠根在斯科特北部支队探险队越冬冰洞遗址前


1月19号凌晨,我写到:

“今晚意大利作曲家马斯卡尼独幕歌剧《乡村骑士》,爱情、背叛、嫉妒与死亡,艺术永恒主题。《间奏曲》本该凄美哀伤,却突然有一种与爱情无关的极地思念在绝美旋律中飘荡,舞台上的星星点点千万盏灯朦朦胧胧变幻成罗斯海第34次科考队,眼前浮现挚友和队员们在难言岛艰苦创建第五科考站站的情景……思念、祈祷、心潮澎湃。看着您在斯科特北方科考队冰洞遗址前的照片,天赐重任,雪龙英雄们绝不会辜负斯科特、沙克尔顿、阿蒙森这些伟大的名字!”

▲1912.  9 难言岛(恩克斯堡岛)  “特拉诺瓦”号斯科特探险队幸存的6名队员,包括皇家海军指挥官维克托·坎贝尔、医生默里·利维克、地质学家雷蒙德·普利斯特里


发完微信,夜已深。喧闹的纽约此时万籁俱寂,我想起斯科特临死前最后一封写给祖国的遗书:“我并不后悔这次远征,它展示出英国人能够承受苦难,互相帮助,即使面临死亡也可以一如既往地保持坚忍和刚毅。”他的遗书是写祖国的,也是写给那个时代的,但却超越国界,超越时代,走向永恒。我还想起沙克尔顿的一句话:“探索未知之地是人类的天性。唯一真正的失败,是我们不再去探索。”

雪语冰灯,当“雪龙”遇见沙克尔顿——此刻,我看见惠根和他的伙伴们正在沉寂百年的难言岛冰原升起一盏明灯,他们同百年前斯科特探险队坎贝尔北方支队一样,为祖国荣誉、为人类和平利用南极,不畏艰险,英勇奉献,在探险先驱和百年历史遗址旁将飘扬起中国南极第五科考站的五星红旗!

▲斯科特南极点探险队

中国力量,南极速度,难言岛平地起“红楼”

一月下旬,笔者第四次去南极,第三次来到东南极天堂湾。此时不由思念起在西南极的惠根和他的科考队。

2月1日从南极天堂湾发雪龙微信:

“惠根,此时此刻,海上升明月。您还在难言岛建站吗?一切顺利吗?”

2月2日惠根回复:

“周老师,您好。您现在天堂湾吗?新站的前期准备工作仍在继续,我现在雪龙船上,正在进行罗斯海调查。”



▲难言岛奇迹:短短二十多天,中国第五科考站初建奠基


我脑子里还是1月16日“第一台挖掘机刚刚顺利上岛”的印象  ,担心岛上风太大,天太寒。我问惠根:“难言岛建站队员有地方住吗?有暖气、厨师吗?”

惠根:“已有安全临时屋。”


▲航拍繁忙建设中的难言岛中国第五科考站


2月7日,笔者回到纽约,在时代广场看完《南极之恋》赞叹之际,突然收到惠根发来的惊喜报道:短短二十多天(长城站四十天),难言岛居然平地起“红楼”,大型喷绘“CHINA”在阳光照耀下熠熠生辉,宏伟整齐的红色临时建筑上“爱国、求实、创新、拼搏”的横幅在阳光下闪耀,五星红旗徐徐升起,27名中国第34次南极考察队队员向国旗行注目礼。“这一刻庄严而神圣,我国第五座南极考察站正式在这里选址奠基!”


▲难言岛中国第五科考站升旗仪式 


“这一刻

骄傲而自豪

中国极地科考事业

再次迈出了里程碑的一步!”(完)

(袁琭璐摘编,原文完整版刊发于2月12日文汇APP【文汇讲堂】频道)



 

 

〈〈〈 返回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