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历 | 南极旅行记――寻找探险先驱斯科特、阿蒙森和沙克尔顿的足迹②

 

三.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

“银海探险号”上有132位主要来自欧美的南极追梦者,其中10位华裔同胞,香港原政务司长唐英年夫妇和我正好乘坐同一个橡胶冲锋艇登陆,沉浸在接踵而至的惊艳中。唐英年竞选香港特首失利,带着妻子来南极散心,在香港曾是头版新闻,但在游轮上,他就是一位普普通通的游客。“权利财富和荣耀,都是过眼云烟”,唐英年在餐桌上讲:“这是世界上最美丽纯净的地方,面对大自然充满敬畏之心,这是我和妻子的朝圣之旅”。英俊高大的唐英年为人爽朗热情,他侃侃而谈当年“纺织大王”的父亲如何在新疆创建中国第一家海外投资毛纺厂,赞扬无微不至忍辱负重的贤妻。她夫人优雅聪慧,对政治、经济、自然、历史话题颇感兴趣,游轮行程最后一天,老唐以最高竞拍价将本次航海地图竞拍到手,我们在一百多位老外面前为他鼓掌叫好。每天早餐后我们乘坐黑色橡皮冲锋艇出发,从南设德兰群岛到蒂赛普申岛,从静谧神奇的天堂湾到大气磅礴的拉美尔水道,静静体验大自然的奇景与纯净,有时在甲板上望黄昏落日,各自持一杯红酒,回眸历史,发幽古之情。这次南极之旅,以巨浪闻名的德雷克海峡出乎意料的平静,如同湖中行舟,丽日高照。处处是闪光的蓝色,深蓝的黑色,海冰璀璨宛如宝石与翡翠,伸手抓起一块冰放在嘴里,甜甜的,淡淡的。贴近海面可以听见小海冰崩裂的吱吱声。清澈的水面上是一座座缤纷宝蓝冰川,有些像带有廊柱的罗马宫殿,另一些像威尼斯廊桥和米兰斜塔。每座由雪花积压而成的冰川形成需要几万年时间,但崩塌只需要几秒钟,我们不时看到冰川随着巨响融化崩塌,飞雪冲天千万只海鸥群舞,伴着水气顿时化作一道彩虹,演绎地球暖化冰融,让我们在观赏中倒抽一口冷气!在三角浮冰上躺着挠痒痒的豹纹海豹,看到人类的红色冲锋衣和黑色冲锋艇,滑动着身子昂头向我们微笑,海岸边冰川上的各种企鹅物以类聚,在夏日阳光下或唱歌求爱,或公然做爱,或温馨孵蛋,这一切正如百年前第一个到达南极点的阿蒙森所言:“这里就是仙境……”也验证了安德鲁·丹顿的感怀:“如果南极是音乐,那它一定是莫扎特;是艺术,那一定是米开朗基罗;是戏剧,那一定是莎士比亚,而且,它一定是比这些都更伟大的存在。”

相遇在世界尽头 与唐英年夫妇在南极(周励提供)

 
欧美游客书籍地图不离手,英国海盗船长盗德雷克自然是餐桌和甲板上津津乐道的话题。我结识了一位德国教授杰罗姆,他带了《世界上最糟糕的旅行》和《伊丽莎白一世传》,他说“英国历史上最重要的南极探险英雄当属女皇的情夫德雷克海盗。”在穿越德雷克海峡途中,这位历史学家眉飞色舞地讲述的冰雪奇缘和500年前的爱情传说,似乎也融入了南极美学的范畴中——1578年英国船长兼海盗德雷克首先发现麦哲伦海峡之外另一个从大西洋进入太平洋的通道,由于洋流交汇,这里风浪最险恶,在历史上它埋葬了2万余人和无数船只。16世纪的西班牙是如日中天的海霸王,德雷克船长在一次被西班牙舰队追杀仓惶逃命途中,偶尔发现了德雷克海峡,这次逃亡造就了麦哲伦之后的地理大发现,也让德雷克本人在未来世界版图格局中大放异彩:1587年德雷克率领他的“海盗船队”在加的斯港外击沉了69艘西班牙补给舰,而后又突袭里斯本,击沉数百艘西班牙舰船,接着他又攻占“圣维森特角”要塞,扼住了地中海的咽喉。此后,德雷克打劫了西班牙国王菲利普二世的私人运宝船,掠夺巨大财富。这一系列战果为1588年英吉利大海战击败西班牙无敌舰队奠定了基础,最终英国取代西班牙成为海上霸主!英雄时代不乏浪漫传奇,在英国黄金时代“伊丽莎白时代”,终身不嫁才华横溢的伊丽莎白一世(1558年—1603年)亲自授予了战无不胜的德雷克爵士头衔,还爱上了这位战绩显赫的中年猛将,德雷克船长改写了世界版图也改变个人命运:他成为莎士比亚和培根时代英国女皇的秘密情夫,通往南极的德雷克海峡也通向了女皇柔情蜜意的浪漫卧房,荡气回肠的诗史与瑰丽绚烂的美景相映交织,可谓: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刘勰的《文心雕龙》)步步是景,处处是史,大音希声,大美南极!

德雷克海峡的黄昏(周励摄影)

四.风云际会冰川行

 
在南极半岛或南极大陆行走,最大的挑战是攀爬冰川和冰原徒步,这里风云莫测,晴天丽日瞬间变为狂风暴雪,在漫天风雪中徒步爬越冰川,陡峭危滑,摔跤骨折时有发生,一位大陆游客因骨折送往乔治王岛的智利科考站小医院救治。
 
临行前怀着极大的兴趣回顾人类100年南极探险史,我被茨威格描述英国探险家斯科特南极遇难的纪实文学《伟大的悲剧》所深深震撼……1912年1月17日,斯科特一行历经千辛万苦抵达白雪覆盖的南极点,他说了句:“天哪!这是一个多么可怕的地方!”一个多月前竞赛成功抵达南极点第一人的阿蒙森在帐篷留了一封信,让斯科特转寄给挪威国王,这在当时既是失败也是耻辱。我面前这张斯科特五人在南极点合影没有一丝笑容,他们没有拿到第一,死神却在头顶盘旋。心力交瘁的五人在返回途中饥寒交迫全部葬身冰原。如今,在南极点,美国科考站以阿蒙森—斯科特命名写到这里,我伏案远眺,思绪回到1912年3月,在凶猛暴风雪摧残下的距大本营只有17公里的小帐篷里,几天未进食,虚弱不堪的斯科特上校燃尽最后一滴煤油写死亡日记,他身边是垂死的战友威尔逊以及在狂风暴雪中拖了两个多月15公斤重的化石陨石与科考胶片(这些资料为20世纪科考时代拉开序幕),他用冻僵的手指写道:“我们民族还没有丧失勇敢精神和忍耐力量……我们是在冒险,可惜天不遂人意,……”他在心脏停止跳动前表示了最后愿望:“请把这本日记送到我妻子手中。”随后他又坚决划去了,改为“我的遗孀”。他们的三具遗体和日记在6个月后被发现。我们登陆英国科考站拉克罗港Lockroy时,站里正发行英国皇家纪念斯科特殉难100周年纪念册,刊登了英国国王在圣保罗大教堂跪下为5位遇难勇士祈祷的照片,让人感动的是斯科特死亡日记中对于奥茨的描述,“他的脚趾和小腿已经冻烂坏死,为了不拖累队友,他多次提出躺在雪地等待死亡,但我坚持拖着他一起前行”。1912年3月,奥茨32岁生日那天清早,他告诉斯科特:“我要到外面去走走,可能要多待一些时间”,拉克罗港油画上的奥茨在怒号的狂风暴雪中像一头受伤的公豹勇敢走向死亡,背后是暴雪下的小帐篷和一星点烛光. 他要把生的希望留给队友。但12天以后饥寒交迫的斯科特和两位同伴全部死去。感慨南极的山山水水,记录了人类文明从帆船时代到探险时代,从英雄时代到科考时代的步履与足迹!

挪威探险家阿蒙森,抵达南极点第一人(1911)

 

南极点:斯科特五人合影,死神在他们头上盘旋(BBC 公开档案)

在天堂湾南纬65度布朗海军站后面,有一座高达200多米的陡峭冰峰,是近两亿年前由火山爆发移位形成,高度相当2/3个巴黎埃菲尔铁塔,探险队长苏珊讲这是“沙克尔顿体验站”。步履维艰,毎一歩都要把深陷的雪地靴使劲拔出,我不时大口喘气,身旁面临悬崖,一个不小心就会翻滚下去葬身冰海。我和同伴好不容易接近山顶,邮轮英国籍探助理杜克拼命对我们喊话,因为游轮快启程了!试想你站在埃菲尔铁塔的三分之二高处。怎么下来?这正是沙克尔顿1916年站在南乔治亚岛冰山上的感觉和日记。“怎么下山?……天哪,这个感觉糟糕透了!”他为了营救“坚忍号”沉船后困守在大象岛的22位探险队员,必须翻过多座冰山,到岛另一端捕鲸站去求救。“我决定滑……对!坐在屁股上滑下雪山!(沙克尔顿日记)”
“你们快滑下来呵!”蓝眼睛高个儿的杜克对我们叫喊。冰山太高太陡峭,如果滑的不顺就会翻滚失控,拧断脖颈或落入冰海。但没有退路,紧张的心扑扑跳,我在冰山坐下,将十指深深插入雪中增加阻力,大腿先分开再逐渐合拢向下滑。速度愈来愈快,风在耳畔呼啸,掌控越加自信。滑到冰山脚下,我体验到沙克尔顿日记里的那句话:“滑着下山!太棒了!……没那么可怕!我很喜欢!”
1916年5月20日,两位队员随沙克尔顿在30小时内,奇迹般地横越了42公里被认为飞鸟难越的高山冰川,走过了从来无人涉足的南乔治亚内陆,准确抵达北岸的丹尼斯捕鲸站。捕鲸站站长目瞪口呆的望着3个像是从天而降、似人似鬼的物体发问到:“你们是谁?”
走在最前面的人开口说话:“我是沙克尔顿。”
相信“坚忍号”已无任何生还希望的捕鲸站站长、这个挪威铮铮汉子闻言转身掩面而泣!
历经700多天的冰海沉船狂风暴雪后,他终于带着困顿在大象岛的28名全体船员奇迹般地生还!创造了20世纪最伟大救援的壮丽史诗!他被评为英国历史上最有影响力的100位伟人之一,排名第七,斯科特排名第三十四。

“坚忍号”船长沙克尔顿(1914)

在山顶我拍了一张照片:这是地球上最后一片净土。我们的银海探索号像戒指上的小钻石镶嵌在冰海中心,斯科特和沙克尔顿熟悉的冰雪山峰在阳光下闪烁,默默叙述百年前南极探险先驱的事迹。冰滑下山成为南极追梦最难忘的瞬间:我和心目中崇拜的斯科特、阿蒙森、沙克尔顿和奥茨相遇在地球尽头!
(待续)

 

 

〈〈〈 返回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