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的清洁,就是莫大的幸福

 

清明节,在高邮老家和朋友们一起吃饭,有位朋友提到许多年前的一本书《曼哈顿的中国女人》,一下子就打开了我的记忆密码。当年这本写一个中国女子闯荡美国的书,在中国大陆非常火。记得我当时有了这本书后,竟像《圣经》一样在我的许多朋友中相互传递,这本书中的主人公周励就是我们心中的偶像,点燃了我们这些小城文艺青年不安分的心。前年电影《立春》的上演,我才发现当年我们就是王彩玲和黄四宝,坐那个绿皮火车奔向远方是我们共同的梦想。不过我也没想到25年以后,我真能有机会去美国、去曼哈顿看一看,也算是圆了许多年前的梦。

前些天,我陪从美国回来的华人女作家施玮去拉贝故居,以及南大的赛珍珠故居,当我提起当年《曼哈顿的中国女人》这本书时,她对这本书的印象并不深,也许在美国有成千上万像周励的人。但在那个年代,这本书确实对我的人生产生了影响,包括我后来的“秀才造反”,义无反顾地南下去深圳和广州闯荡,毫无疑问这之间肯定是有内在联系的。

昨天,有位城市心情作者在MSN上问我当年对我影响的书,其实我读的书很少,如果非要让我列出时代对我影响的书,应该是余秋雨的《文化苦旅》、林语堂的《人生的盛宴》、柏杨的《中国人史纲》和那本周励《曼哈顿的中国女人》。

记得我那年在深圳,我刚辞了工作,出来时天上下着雨,我就跑到深圳大剧院大厅里躲雨,二楼是一家豪华夜总会,楼梯两旁站着穿着很裸露的三陪小姐,虽然当时我身上只有100元钱,却很有定力地从她们身边过,正因为包里放了一本《文化苦旅》。

对我个人而言,也许是《文化苦旅》坚定了今后的文化职业的选择,林语堂的《人生的盛宴让我有了人生淡泊的东西,《中国人史纲》给了我黑夜的眼睛,让我知道历史的真相是什么,而《曼哈顿的中国女人》坚定了我上路漂泊勇气其实还有更重要的一点:就是我出生平民阶层,不管今天是东北风还是西南风,相信我会以“民间立场”来观照这个世界。尽管我的能力和水平不高,相信今后也不会做出惊天动地的事,但我这辈子能做到“精神的清洁”,就是莫大的幸福。

这次在高邮饭我们还同时谈到了另一个朋友,是个非常聪明的人,可惜聪明反把聪明误,最后害了自己的家庭和孩子,可见天堂和地狱有一念之差。

这些天,我在恶补一些美国之类的书,以及了解去上海美国总领事馆签证的细节,尤其是发现签证预约一直没有名额,差一点有了打退堂鼓的想法。不过很快收到美国的邮件,对方因考虑国内许多代表没办好签证,那个美中文学论坛推迟到5月21日,这样一来我就从容多啦!不过我去美国只是走马观花,我很想沿着美国东西海岸线,很想了解美国早期朴素真诚的民主是怎么形成的,看看哈佛大学是如何培养八个美国总统的,当然也会去曼哈顿看看那个自由女神像……

对了,前些天在老家和朋友们说起了西藏,没想到他们对西藏非常向往。今天在电脑里找图,发现了一些前年在西藏的照片,我发现我当时的状态好像还真不错这些年我走了不少地方,回过头来看,能让我魂牵梦绕的地方只有西藏了。

如果5月6日去上海签证顺利,5月21日我就要去远行美国,希望发上这些西藏的照片,一是为了美国之壮行,二是为了曾经激情念。

在草原上和西藏牧民在一起,虽然他们脸上有“高原红”,但那种乐观精神很快就会感染你。

我和总台“首席摄影'黄老师在一起,我的摄影水平在西藏有长足的进步,与他有很大的关系。

我和越野车的四位藏族司机在一起,我旁边的(右一)叫米玛是他们的领队,他们纯朴善良,为人诚实,更难能可贵的是善解人意,一路上都给我们放西藏的音乐。

在拉萨哲蚌寺的山路上,遇到这个不知名的藏族妇女,与我合影时还摆出V的手势这是我没有想到的,可见她还是挺潮流风尚的。(图:曲珊)

我们穿行在像中世纪的城堡里,四周静悄悄的,没有一点声响,偶而会与穿着绛红色衣服的喇嘛擦肩而过,下山时,一头有神性的老山羊,竟一路跟着我们不愿离去……图中另一位是小同事曲珊。(图:杨鎏)

拉萨的大昭寺,我们刚到拉萨的第一天晚上就来到这里,马上被那种神秘的宗教力量所震撼,地上的石头被白天朝拜的藏民磨得光滑雪亮。这是我来西藏拍的第一张留影。

在路上——我和同事在西藏的途中,前排张敏、黄志毅、老克、周敏、刘璐。后排:刘大义、季晓敏、杨鎏、何可一、李冬昱。拍摄者是黄老师的女儿徐小昕(第一张与牧民合影里有她)。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ac177d0100chj6.html

 

 

〈〈〈 返回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