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树林发表于12/11/22 09:41
彼岸的诱惑 ──留洋题材文学扫描 继纯文学失去轰动效应的得宠地位后,持续不衰并愈来愈引人注目的是纪实文学,先是阴阳大裂变的离婚热,后是涉外婚姻热、出国热,发展到今天,以留学生亲身经历为素材的留洋文学热,成为79年以来继伤痕文学、反思文学、寻根文学后最引人注目的文学现象。最先是上海作家刘观德的《我的财富在澳洲》得长篇小说奖,继之更为火爆的是曹桂林的《北京人在纽约》、周励的《曼哈顿的中国女人》。报纸先后长篇连载,导演竟相拍摄。 由中央电视台播放的《北京人在纽约》投资150万美元,外景均在美国实拍,不可谓不壮观。《曼哈顿的中国女人》在《十月》杂志上开始只选载其长篇中的一章《纽约商场风云》,发表后即轰动文坛,随之出版,在上海南京路各大书城被抢购一空,几乎人手一册;在成都亦创图书展销之最高纪录。大导演谢晋当机立断,首先购下该书拍摄权。 始祖郁达夫与台湾作家白先勇 最早的留洋题材文学可追溯到五四时期的现代作家郁达夫。他的小说《沉沦》以成千上万自身留日学生经历与感受曾打动了亿万青年的心,成为当时的轰动之作。小说中的青年身在异域,遭受歧视,投海前高呼:祖国呵,为何不富起来?我的死都是你造成的!自杀悲剧写出那一代飘流异域留学生的悲剧。无独有偶,台湾作家白先勇的《纽约客》系列里亦有一留洋攻读博士的青年,历尽艰辛在获学位之后自杀。《纽约客》系列对留洋生活的精彩描述,对异域青年失去民族文化根基的精神苦闷的展现,使白先勇这一创作阶段取得了重大成就。其系列作品通篇浸染的是一种世纪末情绪:此岸并非天堂。 作品的魅力与彼岸的诱惑 与白先勇《纽约客》系列世纪末情绪不同的是近期大陆崛起的留洋文学。大陆的留洋文学是伴随汹涌不断的出国热潮而诞生的,这种历史背景成为了留洋文学崛起并走红的前提。与其说是作品本身的魅力,还不如说是来自作品中所描绘的彼岸世界的诱惑力。国内准备出国或不准备出国而又想知道异域世界的读者构成了大批的接受者。尤其是作品主人公在异域奋斗的成功经历更使其具有了诱惑力。 洋插队作者 值得注意的是,留洋文学的作者大多是洋插队。《我的财富在澳洲》作者刘观德出国前在上海考取了全国三级厨师证闯荡澳洲,靠在餐馆打工赚钱,最后返回上海某出版社。《北京人在纽约》作者曹桂林去美国前为北京某乐团提琴师,后通过探亲举家到了美国,在美国靠机器编织毛衣推销产品而站住了脚跟。而《曼》著则公开宣称这是自己的传记,通篇写的就是这个曼哈顿的中国女人如何从初到美国时身上只留下四十美元最后奋斗成为一名出色的进出口公司代理商。传奇般的真实经历、纪实性的文笔使读者宁可信其有而不觉虚构。正所谓“经历便是财富”。 《曼》著比《北京人》更成功 在系列留洋文学作品中,《曼》成为其代表作。无论从叙述人称、思想深度或其它方面,《曼》都比《北》著更成功。 《北》拘泥于具体故事不如《曼》著深刻,以一种类似小说的笔法叙述亦不如《曼》著传记式的第一人称叙述真实。特别是艺术性方面,令人感觉粗糙。《北》著主要是写在纽约的经历,人物没有过去,《曼》著中有三章是写在大陆的过去,那么这个在大陆曾经历尽磨难的女人如何在美奋斗成功的形象更为完整、更为丰满。 《曼》以一种东方文化的眼光去观异域的生活,带有深刻的反思色彩,作者的可贵之处在于这种反思中能发现自身的价值,在艰难困境中憧憬未来,意识到自身的命运是可以改变的。《曼》的精华便是全篇贯穿着“只要我们能梦想的,就一定能实现”这一主题。传记的最后对于留美学生卢刚事件的叙述,更拓展了该书的视野,使之不仅仅写一个人在美的经历,实际成了一代中国留美青年梦想与奋斗的缩影。搬上银幕之后的《曼哈顿的中国女人》是否成功,读者将拭目以待。
http://blog.sina.cn/dpool/blog/ArtRead.php?nid=ae729da0010199lc&vt=4&PHPSESSID=f1fbb74236446c7b0bbfb6c2b3b8dc6a&&page=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