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普盖尼奥涅金读后感

 

 叶普盖尼·奥涅金(2008-02-02 15:23:03)标签:杂谈

  “我从此把命运向你托付,

  我站在您面前,泪珠挂在脸上,

  我恳求得到您的保护……

  您想想,我在家里孤孤零零,

  没有一个了解我的人,

  整日里头脑昏昏沉沉,

  我只有默默地了此一生。

  ?

  我求您,从今后把我丢下;

  我十分了解:在您心中,

  有骄傲,也有正直的光荣。

  我爱您(何必对您说假话?)

  但现在我已被嫁给别人做妻子,

  我将要一辈子对他忠实。”


  这一段是普希金的《叶普盖尼.奥涅金》中的一段。第一次知道这本书的时候,那时我18岁。是因为看了《曼哈顿的中国女人》这本令很多人获益匪浅的书,在书中提到了《叶普盖尼.奥涅金》。《曼》书影响了我的世界观,人生观,可以说它的存在正确的引导了我的人生。当我还仅仅18岁的时候,我并不能理解书中作者周励对裴阳的情感,对他的爱,对他的“恨”。周励和裴阳的经历好像复制了《叶普盖尼.奥涅金》的场景,当周励还是个少女的时候,心中对裴阳充满了欣赏、爱慕、渴望。裴阳在她心目中就像太阳一样不可替代,他是多么地优秀,高傲!但是,裴阳并无预兆的结婚让她少女的梦就这样的烟消云散,只留下了满腹的委屈和耻辱。当多年后,潦倒的裴阳出现在当年的那个少女面前时,又变得多么的卑微!就像《叶普盖尼.奥涅金》中叶普盖尼.奥涅金一样,他爱上了当初他拒绝的达吉亚娜。可是,一切都不可能再挽回了。现在,我很快就23岁了,可我的爱,我的情在哪里呢?我的现在跟5年前18岁的时候有什么区别呢?我是不是也可以在多年以后像达吉亚娜,像周励那样在曾经给自己造成过伤害的人面前念一首高傲,充满自尊,同时充满了责难的诗呢?


  《叶普盖尼.奥涅金》简介
  普希金
  奥涅金是生活在十九世纪20年代的贵族青年,他父母整日沉溺于纸醉金迷的生活、无暇顾及子女的教育。奥涅金从小由浅薄的法国家庭教师照管,因此他的知识十分肤浅杂乱,但对奢靡的贵族生活方式耳濡目染,无师自通。步入青年阶段,奥涅金开始涉足上流社会,宴饮、舞会和美女几乎成了他生活的主要内容,而他潇洒的风度,考究的衣着,流利的法语和机智的谈吐受到社交界的普遍赞赏,也赢得太太小姐们的青睐。但奥涅金毕竟生活在20年代,1812年卫国战争激发起来的民族意识和由西欧传入俄国的启蒙主义思潮不能不在他身上留下痕迹。他读过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和卢梭的《社会契约论》,于是对上流社会空虚无聊的生活感到厌倦和腻烦,染上了典型的时代病——忧郁症。正巧这时他乡下的伯父去世,奥涅金按照法律规定成了伯父遗产的唯一继承人。宁静的乡村生活暂时使他摆脱了城市的喧嚣和烦恼,唤醒了他的活力,他甚至着手改革,废除沉重的徭役制,代之以灵活的地租制,因而受到周围地主的非难t和反对。不久,新鲜感消失,单调乏味的乡间生活又使奥涅金陷入苦闷忧郁之中。这时邻村来了一位刚从德国留学回来的青年诗人连斯基,两人性格迥异,但共同的兴趣使他们成了朋友。连斯基正在与拉林家的小女儿奥尔加热恋。在连斯基再三催促下,奥涅金拜访拉林家,结识了奥尔加的姐姐达吉亚娜。达吉亚娜从小落落寡合,与众不同,深受外国小说影响,厌恶周围的庸俗生活,渴望自由和幸福。奥涅金的出现搅乱了她的芳心,她断定奥涅金正是她追求的理想伴侣和人生依托。度过几个不眠之夜以后,姑娘终于鼓起勇气,主动而大胆地写信给奥涅金,情真意切地表白了自己的爱慕之心。奥涅金承认达吉亚娜是位出众的少女,但他深知自己对她的恋情不会长久,更不愿用婚姻的锁链束缚自己的手脚,也不想欺骗和玩弄对方的感情.,便拒绝了达吉亚娜的一片情意。受到重大感情打击的达吉亚娜痛苦不已,日益憔悴。在达吉亚娜的命名日宴会上,奥涅金见到她愁容不展,便怪连斯基不该约他前来赴宴。他故意与奥尔加调清,想以此捉弄连斯基。容易冲动的连斯基觉得受了污辱,要求与奥涅金决斗,结果死在朋友的枪下。奥涅金悔恨无比,便出国旅游。异国他乡的风情并没有驱散他心头的苦闷和失望,他终于返回彼得堡。这时达吉亚娜在母亲的安排下已经嫁给一位战功赫赫的将军,成了社交界的名人。奥涅金在一次舞会上见到了达吉亚娜,得知她已成了大名鼎鼎的公爵夫人,竟像孩子似的爱上了她。奥涅金无法忍受苦恋的煎熬,连连投书达吉亚娜倾诉衷肠,达吉亚娜不加理会。奥涅金按捺不住,贸然闯入达吉亚娜私第。只见她独自一人在捧读他的信。眼中噙满了泪水。他跪倒在她的脚下,狂吻她的手。沉默良久之后,达吉亚娜承认自己内心仍然保持着对奥涅金真诚的爱,但她的命运已定,幸福无法挽回,她已经嫁人,因而将一辈子忠于丈夫,说罢黯然离去。

 

 

〈〈〈 返回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