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9-20
摘要: 媒介地理学是以人类与媒介、地理的相互关系及其互动规律为研究对象,它既研究人与自然和媒介的相互关系,也研究人之间和媒介之间的空间关系。海外华文女作家周励的代表作《曼哈顿的中国女人》非常适合从媒介地理学的视角进行解读。作品中的女主角申请美国留学移民,前往欧洲游历等行为都与其接触的文学艺术等媒介作品密切相关。另外,海派文化对于生长于上海的作家创作的影响更是根深蒂固,作家继承了海派女作家大胆表现女性欲望的叙事传统,而对当时美国社会泛滥成灾的性解放思潮则深恶痛绝。海派文化与纽约文化有诸多相似之处,它们都是一种由移民文化形成的开放包容的多元文化,它们都有重商传统,这也是促使女主角移民纽约的内在文化动因。 [关键词]媒介地理学 海外华文文学 《曼哈顿的中国女人》 海派文化 纽约文化 作者| 韩冷,广东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摘自《广东社会科学》2019年第4期 P161-171) 媒介地理学是以人类与媒介、地理的相互关系及其互动规律为研究对象,它既研究人与自然和媒介的相互关系,也研究人之间和媒介之间的空间关系。既关注地理因素对媒介内容、传播符号和媒介形态的影响,也关注媒介对社会环境、地理样本、地理尺度的建构。媒介理论不断演化嬗变,自麦克卢汉、英尼斯,经由梅罗维茨、波兹曼的媒介场景与社会角色变化,直至近些年欧洲的“媒介化”理论和德布雷的“中介”,波斯特的“信息方式”,以及所谓的“界面”理论等。“媒介”也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概念,它曾经是介于传播者与接受者之间,用以负载、扩大、延伸和传递特定信息的物质实体。随着科技的发展,“媒介”逐渐演化为一种以人为中心的,包括有形和无形的开放媒介形态。人不仅是媒介的积极驾驭者,更成为媒介本体。媒介一般包括报纸、期刊和图书等平面媒介,广播、电视、电影和网络等电子媒介,以及景观、文化、服饰、美食、音乐、气候和情感等非媒体媒介。 海外华文文学与中国文学,在国家、民族、疆界、语言和身份认同等方面不再是同质同构的。屹今为止,海外华文女作家周励只创作了两部作品,分别是《曼哈顿的中国女人》和《曼哈顿情商》。其代表作《曼哈顿的中国女人》是一篇非常适合从媒介地理学的视角解读的文学作品。该作品被评为90年代最具影响力的文学作品和中国百年畅销书之一。作品提到庞杂的媒介作品,女主角还曾是一名职业媒体人,而且作品还涉及了众多的地理转换。女主角的行动轨迹既可以见出海外华文文学的一般特性,即从中国到海外的地域转换,又具有一定的独特性。媒介与地理之间的相生互动的内在联系,为解读《曼》提供了新的视域。 女主角的祖父母在江苏邳县戴庄以种地为生。外祖父出身书香门第,是个秀才。女主角的父母是以旧婚俗明媒正娶方式结婚的。婚后这一对农村的“读书人”同时进了新四军办的抗日联合学校,成了学校的活跃分子。1949年,解放战争胜利后,他们随军定居在上海。除了大姐解放前出生在戴庄外,下面五个兄弟姐妹都出生在上海。所以女主角身上的乡村文化影响已非常微弱。他们全家住进瑞华这一豪华公寓,这里以前居住外国人或资本家。因此,女主角的家庭,从父辈开始完成了第一次地理位置的转换,从自然经济支配的传统乡土文明为代表的江苏乡来到了商品经济盛行的以现代工业文明为特征的魔都上海。这次搬迁是由于抗日战争的爆发和解放战争的胜利而得以完成的。 然而第一次地域转换带来了祖辈的不适应,以及对乡村生活的深深眷恋。爷爷和奶奶仍然穿着破旧,爷爷嘴里叼的大烟斗散发熏人的烟味。奶奶仍然拾荒换钱,甚至多次被警察遣送回家。孩子们穿的依然是乡下亲戚纳的千层底儿。祖辈们虽然已经从农村迁徙到城市,但仍然沿袭了老家乡土生活方式。当个体从一个区域迁徙到另一个区域以后,相对年轻的个体更容易接受新的生活方式,而年长的个体则更倾向于沿用旧有的生活习惯。不同年龄层次的受众对于区域变更的媒介内容接受程度完全不同。虽然这次迁徙是祖辈和父辈的迁徙,但是从女主角穿着布鞋受到嘲笑和在幼儿园受到老师歧视可以看出,父辈的迁徙对于女主角的成长也产生了重大影响。这成了她努力摆脱乡土影响彻底城市化的一种内在动力,以及必须出人头地的背后因由。 文革开始以后,1968年,她响应国家号召前往北大荒,从上海位移到了东北乡下,实现了其出生后的第一次地理位置转换。列车从哈尔滨转到齐齐哈尔,又从齐齐哈尔转到嫩江,最后再从嫩江搭上运猪的几十辆卡车才来到克山县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五师五十四团一营二十三连。后来借助关系,她调到嫩江县双山五师师部医院工作,从乡下来到县城。1970年,大连医学专科学院向师部医院招收第一批工农兵学员,大家一致推选她前往大连求学,她从黑龙江来到辽宁,从县城回到都市。毕业后,她又被分配回师部医院,后来因为愤慨地打了师部医院内科主任一巴掌,而被下调到偏僻的建边农场场部卫生院。她从都市回到县城,又从县城来到了乡村,再次从城市位移到了农村。在东北,她有农村与城市之间的几次辗转。两年后,女主角根据上海市政府知青新政策终于得以调回上海,实现了从东北文化圈到海派文化圈的一次往返位移。而且这些移动都与高等院校招收工农兵学员和1979年上海知青回城政策的特定时代风云变幻息息相关。 女主角回到上海后,1985年又成功申请赴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宾汉姆顿分校研究生院自费攻读商业管理和国际贸易专业研究生,成为改革开放后第一批自费留学生,实现了地理位置的国际转换,从中国移动到了美国,并最后定居纽约。这也跟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中国开始实行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政策有密切的联系。如果不是中国实行对外开放,也不可能有外销人员,女主角也不可能在他们的启发下产生留学的想法,也不可能有外国人来中国旅游,那么女主角也不可能认识她的留学担保人柯比先生。包括后来的1979年,中央正式批准广东、福建两省在对外经济活动中实行特殊政策,1980年深圳经济特区正式成立,也影响了女主角的行踪,女主角受报社的指派前往深圳开展业务。 全球化是指货物与资本的越境流动,在经历了跨国化、局部的国际化以及全球化的发展阶段,出现了相应的地区性、国际性的经济管理组织与经济实体;是一个以经济全球化为核心,包含各国各民族各地区在政治、文化、科技、军事、安全、意识形态、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等多层次、多领域的相互联系、影响和制约的多元概念。1945年,二战结束,1946年,丘吉尔在富尔顿发表铁幕演说,揭开冷战序幕。1947年,美国杜鲁门主义出台,标志着冷战开始。1955年华沙条约组织成立标志着两极格局形成。美国、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为主的资本主义阵营,和与前苏联、华沙条约组织为主的社会主义阵营之间在政治、经济和军事上相互遏制,不动武力。1991年,华约解散,苏联解体,标志着冷战的结束,同时也标志着两极格局的结束,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进程。 而《曼》中的女主角到美国及成书时间恰好是1985年到1992年,作家甚至在《曼》中直接写到了苏联解体后,女主角迫切想去苏联游历的情节。而全球化的直接影响除了全球金融体系的发展,文明和价值观的冲突,共享信息资源的丰富等方面,还有移民数量的增加,以及国际旅游业的发展等等。正是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女主角来到美国求学,并最终成功移民,称自己为曼哈顿的中国女人,完成了自身的美国化进程,并开始将探索世界的脚步踏向全球。 地理与媒介的相互关系,一直是媒介地理学关注的一个焦点。在《曼》这部作品中,女主角的行踪转换一直与媒介有着不同形式的相生互动关系。 地域文化属于一种长期形成的媒介,在东北期间,从辽宁到黑龙江,整个东北的黑土地文化氛围基本是相似的,用女主角自己的语言概括,东北老乡是质朴的,但文化却是愚昧和落后的。东北文化是以中原文化为基础,发生、发展、吸收和融合其他文化,有次序传承下来的。以汉文化为主体,包括汉满农耕文化、蒙古草原游牧文化、北方渔猎文化和朝鲜族丘陵稻作文化。女主角虽然在东北学习和劳动了几年,但是她一直沉浸在从上海带来的文学、绘画和音乐这些媒介之中,几乎没有受到东北文化圈的任何影响。当一个个体,从一个自认为高等级的文化圈进入一个低等级的文化圈时,个体仍旧会保持高等级文化圈内的一些文化特质,并且试图寻找各种办法回到高等级文化圈,如果失败,他就会试图在低等级文化圈传播高等级文化圈的信息,或者自我沉浸在自营的高等级文化圈的小氛围内。比如,当北平陷落后,大后方昆明的西南联大就成了京派活动的主要场所,几乎把整个北总胡同集团原封不动地搬到了这里。从女主角看到好友自山东乡下回上海,操着一口浓郁的山东口音时而表示深深惋惜,由此可见,女主角对于上海之外的乡土的东西充满排斥和拒绝,这点与沈从文等京派作家虽然已经生活在了都市,但是仍旧对于乡土充满默默温情的态度是完全不同的。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农业大国,尽管历史上出现过唐代长安、宋代汴梁、明清北京等一些古都,但这些古城往往被广大农村包围,城乡之间没有截然分别,城镇居民也通常被认为从属于各自祖居的村社。以市场为中心,集政治、商贸、工业和文化为一体的现代都市长期阙如。直到20世纪初期,特别是20、30年代,上海、天津和广州等为代表的现代都市才逐步崛起,北京和南京等为代表的文化古都现代化程度也在逐步提高。当两种异质文化发生碰撞时,人们首先感知到的是对方文化中糟粕的部分,就像女主角既拒绝中国的乡土文化,同样也拒绝美国的性泛滥一样。其实城有城的好,乡有乡的美。城市应该继承乡土的质朴和天然,而乡土则应该吸收城市的丰富与包容。任何一种对于城乡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都是有失客观的。 作家在《曼》中提到了大量的文学、历史、哲学、美术、音乐和影视作品。这些作品,尤其是作家在去美国之前提到的作品中,绝大部分是沙俄时期、前苏联和欧洲的文艺作品,欧洲部分具体涉猎了西欧的法国、英国和爱尔兰,中欧的德国、奥地利和波兰,作家所提及的西欧文学艺术家的作品数量比中欧多,还有少部分的南部欧洲的古希腊和意大利文学艺术家的作品,以及北欧的荷兰文学艺术家的作品。这些作品包括,女主角自述自己阅读和欣赏过的作品,包括女主角与《曼》中的其他人物交谈时提到的作品,也包括《曼》中的其他人物自述自己阅读和欣赏过的作品。从接受效果上来说,女主角直接阅读和欣赏过的作品是对她影响最大的媒介,但是作家在《曼》中所提及的其他作品,也往往是对于人物形象塑造具有重要作用的意象。近代中国,自龚自珍、魏源等开眼看世界以来,西学东渐便成一种文化风潮。从器物、制度到文化,西方文明的传入从未间断并不断深入。而在20世纪20年代,在《无轨列车》《新文艺》《现代》《文艺风景》《幻洲》《现代小说》《金屋月刊》7本海派期刊上,被译介的外国作家多达30多位,涵括法国、英国、德国、意大利、西班牙、美国和日本等国家。海派文化接受的西方文化影响与《曼》女主角接受的西方文化影响大部分重合,这也成为周受海派文化影响的某种佐证,也决定了她会有如此强烈的开眼看世界的欲望,也促成了她将来进一步走出国门,留学美国,并且在美国学成毕业、经商和定居以后,也并未停下行走的脚步,进一步游历欧洲。虽然女主角一直在《曼》中讲述自己的意愿是走遍全世界,但是从她后来的行动足迹来看,也只是到达了包括东欧的前苏联和其他国家,中欧的德国柏林和慕尼黑、奥地利维也纳和萨尔斯堡,西欧的英国伦敦、法国巴黎、瑞士日内瓦、比利时布鲁塞尔,南欧的意大利罗马,非洲北部的埃及等国家和地区。这也与她在国内接触过的文学和艺术作品的地域分布基本吻合。按照《曼》的叙述顺序,女主角到达美国后涉猎的作品,大部分作品是她在美国后才接触的,有部分作品可能是在女主角没去美国前就接触了,但是按照《曼》的叙述顺序出现在后面。从数量上看,美国作品有所增加,苏联作品大大减少。美苏两大阵营冷战多年,这与中国曾经亲苏的社会环境完全不同,从中也可以看出地域转换对于媒介接受的影响。1950年中苏两国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中国一方面向苏联派遣了很多留学生,一方面大规模引进苏联专家来华工作。有人将世界分为欧美基督教、阿拉伯伊斯兰、印度佛教和东亚汉文化四大文化圈。女主角的行动轨迹主要是从东亚汉文化圈移动到了欧美基督教文化圈,这显然与她接受的媒介文化有关系。而世界上其他的大部分地区,比如社会发展程度同样发达的澳洲,地域特色浓郁的南美洲,宗教色彩浓厚的东南亚地区,以及动植物资源丰富的非洲腹地,女主角的步履并未到达。 在沪期间,女主角曾经从事过一些媒介写作的活动。她曾是外贸局医院的医生,每次外销员出国回来,都到医务室来津津有味地回顾他们的海外之行,后来她以此为题发表了一篇报告文学,而这也使她产生了商业兴趣,使她最终走上了从商的道路,在美国创办了JME国际贸易公司。别人开眼看世界的行动造就了她的媒介写作,并且潜移默化地影响了她未来的行动轨迹。除此以外,女主角曾经是《经济新闻报》的记者,负责编辑出版了第一期《经济新闻报》文艺版,后来被调到《经济日报》上海国际经济信息中心担任副总经理,从事媒体工作。 到了美国,她的第一份工作也是媒体人,担任了华人刊物《衣食住行》的公共关系副总裁和记者。媒体工作使她对于美籍华人和美国社会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也拓宽了社交面,为将来的商业成功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中国美术家协会到纽约办现代中国油画展,纽约海外电视台邀请她担任开幕式主持人。通过电视这种传媒手段,女主角俨然成了中美文化交流的大使。 《曼》最初在中国大陆《十月》1992年第1期和第3期选载,同年7月由北京出版社出版。《曼》在出版后的十天时间里第一版的十万册即被销售一空。据说,现代以来国内有三次海外移民潮,第一次大约发生在1978-1992年,移民主要包括寻亲、劳务以及偷渡等形式,以劳务移民为主体,被称为“技术移民潮”。第二次大约发生在1992-2002年,移民包括留学和技工等形式,以留学移民为主体,被称为“留学移民潮”。而第三次移民潮大约发生在2002-2012年,以投资移民为主体,被称为“投资移民潮”。《曼》主要记录了第一次移民潮在美国的情况。女主角是中国首批自费美国留学生,所以这部作品发表后,直接或者间接掀起第二次移民潮,即留学移民潮,作家本人基于地理位置转换而诞生的媒介写作又激发了新一批留学生的地理位置转换。 这部作品是作家移民美国后进行的创作,汉语是创作的媒介语言,而此时英语已经成为她日常生活中的媒介语言。这是早期华人移民,在英语程度不高的情况下的一种普遍现象。这与日裔英国作家石墨一雄的情况皆然相反。2017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石出生于日本,5岁即随父母移民英国,接受正统的英式教育,并用英文进行文学创作,成为一个皮黄内白的“香蕉人”。而菲律宾的官方媒介语言是他加禄语和英语。菲律宾华文文学用华文创作,但是菲华文学已经成为官方认可的菲律宾文学的一部分。这种文化融合虽然对菲本土文化具有冲击性,但也是顺应历史潮流的必然趋势。相比之下,《曼》语言的颠覆性和文化的政治性都不明显,作家的思想深度和语言水平并未达到有意识地自觉解构母语或者英语的程度。 《曼》女主角生于上海长于上海,海派文化对于她的影响根深蒂固。城市是媒介的集中生产地,不仅是一个地理样本,也是一个文化样本。人们对于城市的体验,除了触目可见的道路、建筑和园林等地理环境之外,还得益于众多媒介所构筑的观念或者经验世界。“海派”一说起源较早,唐代书画理论家张怀瑾的《书断·能品》中就已提到海派,并逐渐在书画、戏剧、文学、建筑、服饰和时尚等诸多领域生根流布,并最终坐实了这一名号。海派文化的发生其实在上海开埠之前的很长一段时间就出现了。明代科学家徐光启堪称中西文化会通的海派文化推手。1843年上海开埠,海派文化逐渐酝酿形成,20世纪20、30年代最终出现了海派文化的称谓。海派文化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是上海乃至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市民经年累月的社会实践,逐渐发展成型并被世人所认可的物质和精神文明成果,在这一区域内不断分布、扩散及传承的产物;是东西方文化不断碰撞与融合的产物,包括中国传统文化、江南三民文化、红色革命文化和以西方为主体的列国租界资本主义文化。海派文学则是在海派文化背景下发展起来的一种文学类型,主要表现上海都市生活,运用多种现代艺术手法和创作技巧,具有鲜明的先锋性和现代性。 海派文学几乎从诞生之日起就具有情色倾向。从张爱玲、苏青、潘柳黛、丁玲到当代的王安忆、卫慧、棉棉都直接或间接地揭示了女性物质消费与情爱本能的欲望挣扎。如果说第一代海派女作家书写了都市欲望的萌芽,以王安忆为代表的第二代描绘了10年浩劫后被压抑的都市欲望艰难的苏醒过程,那么到了卫慧、棉棉、朱文颖、魏微、戴来等一代则是发出了商业语境下惊世骇俗的欲望尖叫……《曼》继承了海派文学尤其是海派女作家大胆表现女性自身性欲望的叙事传统,并以自己的创作汇入第二代海派女作家的性爱叙事。《曼》公共话语中的女性个体是被抑制了个人特性的人,因而是残缺的、不完整的、局限性的。女性写作目的之一就是要将被集体叙事视为禁忌的私人经验从压抑的记忆中释放出来。性的表达曾经是衡量女性解放的一个重要标尺,它是区别于传统女性写作的一个重要标志,其意义不仅在于它开启了女性文学性爱描写和欲望叙事的先河,更在于它昭示了女性在人类的情爱和欲望活动中试图恢复主体地位的可贵尝试和努力,并构成了对传统两性关系和性爱模式的前所未有的颠覆和反叛。 《曼》叙写了女主角五次情感经历。第一次情感经历,属于情窦初开的男女孩儿之间的纯洁情感。第二次是女主角的单相思,男主角始终并没有正面回应她的求爱。第三次女主角与画家的情感都在前途未卜的时代风云中强烈节制,画家对于女主角的态度更像是友情已满爱情未达。第四次女主角与钢琴老师已经各自成立了家庭,钢琴老师对她颇有好感,但是女主角并没有任何非分之想。女主角的婚姻起于介绍,终于无情,男女双方彼此都不太满意,最终和平分手。除了两小无猜那一次,其他几次都不属于两情相悦的恋爱。女主角曾是一名医生,她在医专学习期间,医学知识启蒙了性意识,但是她却没有一次将性与男友联系起来,可以说,在国内阶段,她的情感生活一直处于性与爱的分裂状态。而到了美国阶段,《曼》却笔锋一转,女主角与麦克相爱并且结婚。麦克觉得女主角是一个有魅力的非凡的东方女性,而女主角觉得麦克是一个拥有雕塑美感的西方男子,两个人相互吸引彼此爱恋,由爱而性,体验到了灵肉合一的至美境界。值得一提的是,对于作家那代人来说,婚前性行为也是被禁止的,即使在女主角已经离异的情况下,但是女主角对于自己与麦克的婚前性行为,却没有表现出任何的灵魂挣扎,这在中国同时代的其他女性中并不多见,也可见出海派文化的深刻影响。 文革时期,人的性欲望几乎不能正当舒张。《曼》中曾经提到过另外两个故事。一个是“童男排”的班长与混血女孩的爱情遭遇批判而终至酿成血案的故事。另一个是乡村妇女由于与丈夫长期两地分居,寂寞难耐而引诱知青女孩发生摩镜之欢的故事,事后,女孩被迫嫁给了当地青年,最后精神分裂。这两个故事,委婉地表达了作家对于人类正常性欲望的肯定,以及对于极左政治的批判和控诉,压抑正当的性欲望无异于扼杀年轻的生命。所以从内在精神上来说,作家的创作与海派文学有着割不断的内在联系。 19世纪早期,欧洲受英国维多利亚女皇时代宗教性禁锢影响,严厉禁止婚前性行为,自慰是亵渎神灵的罪恶,妇女受到歧视,不允许离婚,甚至不准进行与性有关的科学研究和艺术创作。40年代,著名的“垮掉派”文化运动在纽约诞生。60年代的嬉皮文化以男性为中心,在战争阴影的笼罩下,男性以性来消解内心的苦闷与彷徨。同时,美国联邦食品药物管理局批准口服避孕药上市,也为性与生殖脱钩提供了便利,促使性与家庭链条进一步断裂。1968年,开始于法国大学校园的“五月风暴”作为性解放顶峰的标志,使性解放狂潮迅速席卷西欧、北美,并波及许多发展中国家,性解放完全失去早期妇女解放的主要内涵,大批年轻人的性行为完全处于混乱状态。60、70年代,美国的性解放运动达到了高潮。性放纵打开了潘多拉的魔盒,导致离婚率上升,单亲和非婚生儿童增多,青少年犯罪率上升,性传播疾病蔓延……虽然女主角终于在美国实现了性爱合一的人生梦想,但是她对美国社会的性泛滥持批判态度,对年轻人过早的性行为,对非婚生子,对贝妮丝与麦克的婚外情,对艾滋病的传播和毒品泛滥,对流氓对女孩的强暴,表达了深深的担忧、厌恶和愤怒。 四、海派文化与纽约文化 纽约文化与海派文化有诸多相似之处。这也是决定女主角前往美国而不是欧洲或日本等其他热门地留学的原因。 首先,海派文化与纽约文化都是一种由移民文化形成的开放包容的多元文化。上海地处水陆交通发达、移民人口最集中的长三角东向出海口,背靠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丰富的亚欧大陆腹地,西接长江黄埔江水上通道,东临太平洋海上出海口,南北近连京杭大运河,实属当时世界上最有利用价值的海上陆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同时也成为西方资本主义列强对东方国家殖民化掠夺的重要战略支点,在东西方海陆经贸交流中起到了区位枢纽的作用。自19世纪后期到20世纪30年代,上海涌入了来自欧美亚太48个国家的众多外侨,80%的中国居民来自内陆移民。他们将世界各国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和风俗习惯带到了上海,也将开放化、国际化、多元化、时尚化、灵动化甚至冒险化的精神带进了上海。而纽约是美国第一大城市和第一大港口,位于美国东北部纽约州的哈德逊河口上,濒临大西洋。起初只有曼哈顿一个岛,后来几个区相继并入,形成了今天包括曼哈顿、布朗士、布鲁克林、皇后和史泰坦岛五区的大纽约市。纽约是美国人口最多,也是最多族裔聚居的城市,拥有来自97个国家的移民,使用多达800种语言。 其次,海派文化和纽约文化都有重商传统。1992年《曼》刚刚出版时,曾在中国大陆引起轰动,更在文学批评界引发争议,有些学者认为,这是一部拜金文学。客观上来说,这部在艺术创作和思想内涵上都有缺陷的纪实文学作品,却能够获得如此巨大成功,与它的成功学性质密切相关。每个人都想获得那把打开宝库的钥匙,而现身说法的成功学就是这把金钥匙。海派文学从诞生之日起就表现出强烈的商业追求意识,特别关注读者的阅读趣味和市场的消费需求,努力创作出具有良好商业效益的畅销书。海派文化也因其重商传统,经历了一个由“屡遭诟病”到“逐渐接受”再到“渐成潮流”三个阶段,这是一个由负面评价到中性评价再到正面评价的演变过程。 《曼》因为叙写了女主角的大量商业活动,描述了一些在20世纪90年代大陆人看来非常奢华的美国生活场景,以及字里行间忽隐忽现的女主角的志得意满,而引发了当时部分人的不满。而实际上,海派文化重商已是一个无可争议的事实。上海的地里位置决定了它很早就是亦农亦商的地区。早在宋元之时,上海“地方之人,半是海洋贸易之辈。”常年商业活动的熏陶使这里突破传统农业文化板结的土壤,较早生长出商业思想的萌芽。海派文化也正是随着上海这个近代工商业城市的形成而逐步发展起来的。海派作家不仅写出了物质文明与消费文化所造成的生存压力,写出了糜烂的生活病态及其对人性的消解,也同时肯定了商业社会的金钱价值,肯定了商品消费的正当性,真诚发现了都市的审美价值以及现代文明的进步意义。所以,从《曼》中我们同样可以感受商业经营的魅力,以及金钱价值的存在意义。 而美国资本主义经济本身就是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是直接以市场交换为目的的经济形式。“纽约是一个有一百多年历史的商业金融城市。”被称为世界金融中心。“曼哈顿的中国女人”表达的就是美国商业战场中的中国女人之意。 拜金主义是一种金钱至上和金钱万能的价值观,女主角的价值观显然不是这样的。《曼》描写的是再常见不过的美国中产阶级生活,大宅、汽车、聚会和国际旅行等等。“我希望住进明亮宽敞的房子,有一辆随时可用、性能良好的小汽车,另外就是在去超级市场买东西时不要被价格所烦扰。当然,最重要的一大愿望是能够有一笔钱周游世界。如此而已。”这些情景对于当今中国一线城市的市民来说,并不算炫富。问题就出在,作品发表在差不多30年前,20世纪90年代初期,大陆民众刚刚解决温饱问题,绝大部分人没有私家车,就连摩托车都很少见,微薄的收入使得人们根本无法想象出国旅行。正是当时中国与美国经济发展水平的巨大差距,导致了《曼》发表以后不免引起轩然大波。实际上,人们正当的物质追求并不属于拜金主义,把人的价值仅仅归结为拥有金钱的多少才属于拜金主义。在达到财富自由之前,不以损害肉体和出卖灵魂为代价的物质追求都属于合理范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