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哈顿的中国女人》读后


  周励的长篇文学自传《曼哈顿的中国女人》,成了今年下半的书肆中畅销的文学类书籍。读者尽管褒贬不一,但大多数人都认为此书值得一读。
  那么,这本书究竟有哪些东西拨动了中国当代读者的心弦呢?难道仅仅是因为它描写了一个中国年轻女性在美国经商成功的过程和诀窍,引起了做着出国发财梦的某些人的兴趣?难道仅仅是它所描写五光十色、波诡去谲的美国社会风貌,引起了没有机会踏出国门的人们的好奇?从一部内容丰富的书中,不同的读者所看取的东西是很不同的。不能说上述解释都是郢书燕说的捕风之谈,但如果这样来观察这本书的畅销,好无疑是很表面的。
  我是怀着激动和感奋的心情读完这本书的。首先,我有一种大开眼界和大开思路的感觉。此书的第一章“纽约商界风云”,无疑是全书最有思想光彩的部分。在这一章里,作者以清晰利索的叙事能力,引人入胜地写出了她从一笔偶然遇上的坯布生意做起,到创建自己的公司,经营上千万美元的进出口贸易,使中国大陆的产品陆续打入美国市场的经过。这个创业的过程真是山重水复,柳暗花明,兔起鹘落,扑逆迷离。这里充满了机遇和坦途,也布满了陷阱与泥坑,眼泪和欢笑交织,艰辛与拼搏相随,有张有弛有声有色。在对这一过程的叙写之中,作者勾勒出了自己的倔强坚韧的个性,百折不挠的意志,诚信可交的品格,聪颖过人的禀赋和诗情梦意常萦于心的优雅的气质。正是这种人格的魅力、人生的智光和生命的能量吸引了读者。
  作者给自己写了一条规则:“作为一个以美国商场为生活背景的人,头脑,应当是商人的头脑;但灵魂,不是商人的灵魂。”经商自然要追逐利润,投身于商业的人,倘若疏于修身养志,是很容易染上利欲熏心、损人利已、不择手段、坑蒙拐骗等等商患的。作者以自己的商业实践说明:为商亦有其道。成功之门,不在于利用各种关系和后门,而在于吃苦精神、诚信态度和审时度势、当机立断的智慧,在于有高出于商业行为的人生目的和追求。认识自己的潜能和价值,用不懈的奋斗来驾驭和改变自己的命运,这就是作者想告诉广大读者的人生启示。
  在作者的笔下,正当的商业活动,也是人类智慧之花和劳动之果掩映生辉的领域。那个在纽约第五大道上骑自行车来往奔驰的唯一的女人所付出的艰辛,那个从南韩的木珠门帘上触发了灵感,终于使中国的木珠门帘取而代之的中国女人的智慧,虽然也从属于商业上赢利的目的,但却具有另一种人生示范的价值。这一切描写对于我们是新颖的。在传统的观念的制约下,我们不是习惯于用鄙夷的眼光去看待商业行为,认为文学的诗意与金钱的计较天然和敌对的,文艺之道与陶朱之术相去甚远吗?周励的经商实践和创作实践却向我们表明:商业行为不等于唯利是图,它也是人类的实践活动之一,也自有其规律和道德规范,也是人类表现其勤劳、顽强和创造性的舞台。描写这种人类实践活动,如果能使之升华进入人的自我设计、自我完善的领域,进入为人处世之道的探索,那么它也是可以获得审美价值,进入文学的殿堂的。
  描写纽约商场风云的部分,在全书仅占两章,另外四章,作者描写了她的不无阴影的童年;在“文革”背景上展开的充满理想主义色彩也充满幻灭的苦涩的初恋;在北大荒的交织青春的激情和苦难知青生涯;留学美国初期找工的辛酸、目击的众生相以及与美国人麦克的邂逅、相恋、结婚的经过。这样的取材和布局使我们感觉到,作者除了叙写她的经商创业史这外,还有更广阔更深邃的写作意图:她试图写出她和她的同代人是在一个怎样的社会土壤上、受着怎样一种思想文化教育成长起来的,她所经历的是一个怎样的时代,而这样的社会土壤和时代,又是怎样造就了、“炼”成了她这样一个“曼哈顿的中国女人”。为了实现这样的写作意图,作者根据她的亲身经历,在本书里织入了不少“伤痕文学”和“知青文学”反复描写过的内容。在这一点上,很鲜明地表现出90年代在中国文坛占有一席之地的“留学生文学”在社会生活内容上的一个特征:它在某些方面是国内风行过的“伤痕文学”和“知青文学”在改革、开放的新阶段,在海外的一个延伸。
  诚然,在周励笔下,关于“文革”浩劫给予一个敢于提出怀疑和抗议的少女造成的伤害和压力的描写,关于知青苦难生活和愤懑心理的描写,都是我们熟知的。但是,这些描写仅仅是周励和盘托出的她整个生活道路和心路历程的一部分,因此,它就带有个人亲历的那种真切感和诚挚感。同时,周励的独特性还在于,她时时用现在的生活经验和智慧去照亮她所走过来的道路,因此她从那条道路上获得的就不仅仅是苦涩的果实,也有对一个健康的灵魂起滋养作用的阳光和雨露。在这本书里,我们常常读到,作者怀着真挚的感激之情,提到祖国的社会生活氛围、文化氛围和伦理道德观念对她的成长所起的积极作用。这些地方不仅仅人感动,而且发人深思。善于从自己的经历中去开掘、汲取有益的营养,去发现自己现在成功的某些幽陷的渊源,这是只有对历史取澄明、公正、全面的观照态度的人才能做到的。
  当然,在这样一部作者个人主观色彩很强的书里,也有某些笔弱之处。例如,作者与斐阳、于廉的两次恋爱的描写,美文学的藻饰显然超过了真实的生活情景和心理感受的描写。另外,作者不避嫌地描写了成功者享受的人生盛宴以及站在成功的峰巅环顾旁人、回首往事兴发的感慨,对于宽容的读者来说,他们却会从中窥见作者的自得之色,反而和作者所描写的一切疏离起来。这里有一个分寸感问题,是需要作者注意的。

曾镇南